少回了,他是想要帮着邓洁解决一个编制名额,等到红楼拍完,可以让邓洁留在京城,可这件事,实在是太难了。 易青见王福林不说话,接着说道“王导!我刚才都说了,今天过来就做好了招您骂的准备,可邓洁这事儿,我还是希望您能考虑一下,红楼总有拍完的那一天,等剧组杀青了,您让她怎么办?难道就这么回老家了?她可是个好演员,我想这一点您比我更清楚,真要说的话,我那个戏里的角色,找别人也一样能演,您知道京影学院的85明星班吗?”
王福林点头,他当然是知道的,那个班里还有他曾经合作过的演员。
“马京武老师已经答应我了,这个班上的学生,我可以随便挑,那里面随便哪个演员都比邓洁的名气大,演技也不比她差,这点您承认吧?”
王福林没说话,他也无从反驳。
“我之所以找邓洁,就是想要多给她一个机会,演员就得多演戏,如果她能红起来的话,未来的出路也能更宽一点儿,当然了,我不是说邓洁在红楼剧组就红不起来,可这个戏,一两年的能拍完吗?”
王福林不用回答,他心里门儿清,这个戏想要拍完,一年的时间都不够,说不定一下子就能抻到87年去。
“等您这个戏拍完了,做完后期,播出了,在全国范围内火起来,还需要多长时间,邓洁她等得了吗?”
邓洁的年龄已经不小了,在大观园里的那些少爷,小姐,奶奶里面,她算是大的了,真要是再耽搁几年,三十多岁的人,未来还能有多大的发展。
王福林的心里也泛起了嘀咕,尽管让邓洁去外面接戏这件事,他心里还是非常抗拒,但是他也明白,红楼剧组没办法给任何一个演员关于未来的保证,谁都给不了。
戏拍完了,大家互道珍重之后,只能是去自谋生路了。
想到这里,王福林真的说不出拒绝的话了,毕竟剧组里的每一个演员,大家都相处这么长时间了,还能没有一点儿感情,作为导演,他肯定也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有一个好的前程。
这也是为什么,现在剧组里好些人都在忙着考学,联系单位的,他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
既然红楼剧组没办法给人家解决实际问题,还能不让人家自己去找出路吗?
“你那个戏的事。”
易青一听,就知道这件事有门儿,他来之前都没抱太大的期望,现在听王福林这么说,说心里话,还真的是挺意外的。
“好!”
接着易青就详细的把《闯关东》的故事情节给王福林说了一下。
“大致的情节就是这样了,我想着让邓洁演里面的那文,虽然不是女一号,可这个角色的发挥空间还是很大的!”
那文作为朱家的大儿媳妇,虽然戏份上不如文他娘,也不如鲜儿,可却也是不可或缺的人物之一,关于这个角色,用八个字就可以总结朴而不俗,直而不拙!
本是清朝皇族的格格,后因为家道中落流落到元宝镇和朱传文走到了一起。因为以前娇生惯养,所以不会做农活,曾经不太讨得朱开山老两口喜欢。虽然那文平时大大咧咧,但是其内心很善良。
而且还不像一般旧社会女子那样儒弱,完全作为丈夫附庸存在,当朱传文稀里糊涂当了汉奸之后,那文与其决裂,甚至拿着菜刀追杀朱传文。后因为日本发动侵略东三省的战争,那文随朱开山一家一起回了山东老家。
这个角色的一生虽然不像鲜儿那样活的精彩,可是却也自得其乐,作为曾经的格格,除了吃喝讲究一点,对于较高的精神追求和交流似乎没有更为强烈的愿望,心态非常好,例如朱家在遭了败兵洗劫,决定离开放牛沟,一家落魄相的准备留个纪念照的时候,断壁残垣中只有那文笑的很灿烂,还特意摆了一个“兰花指”的ss,被老公传文骂道“你二呀?!”
易青前世看到这一段的时候,简直要拍手叫好二的好!
那文的二,总是能将原本灰暗的剧情一下子拉回到一种愉快的氛围中。
从整体剧情来看,那文确实属于那种知书达理、温顺和善、相夫教子的家庭妇女的典范了,没适应过的努力适应,能适应的尽力创新,安心生活,温顺听命,也许产生一些哀怨,但更多是那种置身于田园美景中的快意,俨然一个女陶渊明的样子。
这样一个角色,就算是比重稍逊,可发挥的空间无疑是巨大的。
邓洁如果能把这个角色演好的话,那么毫无疑问,将对她日后的演艺之路有着巨大的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