羊城,断断续续的枪声在城中响起,城中市民吓得纷纷关紧了门户,谁打谁他们根本不关心,只是希望不要影响他们上工;
在这个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时代,老百姓不管是谁革了谁的命,反正他们该交的税一样不会少。
街道上一队队杀气腾腾的士兵冲进了国府的各衙门,将政府衙门全部接管,廖代表、胡展堂、汪兆铭等政府高官全部撤到了长洲岛上;
海军的舰艇将通往长洲岛的海面全部封锁,暂时保住了军校和政府的安全,羊城全部被叛军占领。
就在右路军在东江地区节节胜利之时,之前一直按兵不动的中路军滇军杨稀文部、左路军桂系军阀刘振环部,在约翰牛和北洋政府的支持下发动了叛乱,企图推翻岭南国府,并且取而代之。
叛乱发生后,胡展堂、汪兆铭等人主张对杨、刘妥协,答应他们的无理要求,而兔子和廖代表为首的左派主张以牙还牙,武力讨伐,召回东征军主力返回羊城平叛。
东征军司令部接到长洲岛的电文后,参谋长志清和政治部主任翔宇等人商量后,决定暂停东江战事,回师羊城平叛;
羊城是国府的根基不能丢,对军阀杨、刘绝对不能妥协,号召东征军将士打倒军阀杨稀文和刘振环,先清除内部隐患。
三连,平定杨、刘叛乱动员会正在进行,组织代表王安民义愤填膺地说道:
“同志们,杨稀文、刘振环是彻头彻尾的军阀,是帝国主义的走狗,之前就跟陈炯民狼狈为奸,欲陷我革命军于绝境;
现在眼见我革命军马上就要取得东征胜利,他们的狐狸尾巴终于露出来了,发动了武装叛乱,试图颠覆我革命政府,这就是反革命,人人得而诛之……”
龙千里有时还真的挺佩服王安民的口才的,搞宣传工作绝对是一把好手,战前动员会自然是他这个组织代表唱主角,等到王安民讲到嗓子冒烟后,他才接着说道:
“弟兄们,王代表该说的都说完了,他说的是战略层面的,战略上可以蔑视叛军,但战术上要重视敌人!
杨稀文的滇军虽说是军阀部队,但战斗力并不弱,他们早年参加过护国、护法战争,是蔡松坡将军亲自训练出来的劲旅,与北洋军交战数年,是真正的百战精兵;
跟他们作战我们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精神,不能有丝毫的轻敌……”
王安民瘪了瘪嘴,他觉得龙千里有些谨慎过头了,但他也没有去拆龙千里的台,作战还是以龙千里为主的,他这个组织代表只是配合龙千里指挥作战。
随着东征军司令部一声令下,右路军除留下一部坚守鮀城,临视东江地区的陈炯民残部以外,主力校军第一旅、粤军第一师、第四师、第七旅等部3万余人,回兵羊城平叛。
杨稀文的滇军和刘振环的桂军是客军,孙先生在建立黄埔军校之前是没有自己的军队的,护国、护法战争都是依靠滇军、湘军、桂军、粤军等南方军阀对抗北方军阀;
而南方军阀为了应对北洋军阀的军事压力,需要先生的号召力才能联合起来,所以先生对他们来说就是形式上的共主。
需要的时候就抬出来拜一下,不需要的时候就一脚踢开。
两年前,先生为了赶走岭南军阀陈炯民,就从外省请来了滇军杨稀文部和桂军刘振环部,他们联合起来将陈炯民赶到了东江地区,迎回先生在羊城就任大元帅,当前的国府就是他们支持建立起来的,有拥立之功;
国府成立后,他们拥兵自重,把持岭南的军、政及税收大权。
这一次东征杨稀文就任东征军总司令,但是他一点也不想消灭陈炯民,他们打的是养寇自重的主意;
他们担心一旦消灭了陈炯民,粤军和黄埔校军就会把矛头对向他们。
先生在长洲岛建了黄埔军校,这让他们产生了很大的危机感,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;
为了消灭新生的黄埔学生军,他们不惜与曾经的敌人陈炯民勾结,一方面自己按兵不动,另一方面故意放林隐青进入河婆墟,欲陷革命军于绝境。
他们没有想到这么不利的局势下,右路军不仅没有全军覆没,反而要把陈炯民消灭了,没有办法了,他们只能亲自上阵,用武力颠覆政府。
在他们看来,他们能扶持起这个政府,也能颠覆,玩的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把戏,杨稀文根本没把黄埔学生军放在眼里,他曾向国府代帅胡展堂夸下海口,可以让学生军三招。
鹅城,右路军开路先锋教导一团已经兵临城下,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