祁同伟并不想出风头,因为他心里清楚政治上的东西,说对了不会有奖励,一旦触到了敏感点是要给自己招来麻烦的。
只是他是全团新兵中唯一的大学生,军改试行的小白鼠,不能泯然于众人,指导员点了他的名,一大堆人等着看他的笑话,所以他只能站起来有选择性的发表一些看法:
“战争实践告诉我们,战争的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,我们的对手一直在改变,我们自己就不能墨守成规,否则就会成为挨打的一方;
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,放在军事领域同样适用,人民战争是根基,但打赢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是未来的军改的方向。
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,不仅需要大量的先进武器装备,更需要会使用这些先进武器装备的高技术人才;
军改的大幕已经拉开,军队的机械化和信息化是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方向,具体怎么改不是我们操心的。
我们要做的就是时刻准备着,努力学好打赢的本领,当国家和部队需要的时候,我们能顶得上去,给我们新式装备要玩得转,拉上战场后要打的赢!
报告指导员,我的话讲完了。”
祈同伟的话有一些硬货,也有不少喊口号的内容,都是与高层军改指导思想是一致的,就算有人想挑刺也挑不出来,同时也展现出了自己的水平,指导员带头鼓起了掌,然后就叫其他人发言。
人就怕比较,在高中文凭都算文化人的新兵中,祁同伟这个重点大学的本科生无疑是鹤立鸡群的,他也知道出头的椽子先烂的道理,所以刻意藏了拙,但还是很突出,本身就不是一个层次的人。
就是连队里唯一毕业于军校的文化人指导员,学历也只是大专,所以后面几个新兵的发言毫无亮点;
在指导员看来就是跟着报纸和新闻联播喊一两句口号,就这他还要每个都要表扬一下,毕竟全连新兵可不止祁同伟一个,团结大多数人是带兵人的一个准则。
时政学习只是政治教育的一部分,形式重于内容,完了后继续组织夜训。
晚上八点,夜训开始,一队队新兵在班、排长的带领下进行队列训练,祈同伟的身影淹没在长长的队列中,任何人都不能突出一丝一毫,这就是军队的规则,军队力量就来自于这样的整体。
夜训的强度明显要低于白天,也算是一种恢复性训练,就是有一些枯燥乏味,军队的训练很多时候就是简单的重复,一个动作往往要做十遍、百遍甚至千遍万遍,一直到形成肌肉记忆。
这样的重复一直持续了一个半小时,值班排长叫操的哨声才结束,一队队新兵开始集结,步伐整齐,口号震天,他们根本不会考虑打扰到月亮的休息;
方圆几十里都是戈壁滩,陪伴他们训练的只有天上的一轮明月,扰民是不存在的。
解散的哨声一吹响,祁同伟直奔宿舍而去,离熄灯号响起还有15分钟,在这样短的时间内他必须要抢到水龙头,然后洗去一天的疲劳。
他已经习惯了做任何事都跟人抢,在这方面班、排长都是默许的,只有指导员偶尔在军人大会上讲几句要团结、要礼让的场面话,没有几个人真放心上,当真你就别洗澡吧!
祈同伟的灵魂毕竟来自于未来,他还是习惯于每天都要洗个澡,但这是水资源极度困乏的戈壁滩,每个人晚上最多只能分到一桶水用来整理个人卫生。
高强度的训练让祈同伟的身上一搓就是一坨泥,一桶水远远不够他洗畅快,但能抢到一桶水他已经很知足。
一桶水有一桶水的用法,先刷牙洗漱,这个水尽量节约,一杯就够了,然后用少量水打湿身子,再下重手搓泥,最后用剩下的水冲洗干净,整个过程控制在五分钟内完成。
祈同伟已经习惯了这种争分夺秒的日子,当他收拾好一切返回到宿舍里的时候,离熄灯还剩5分钟,这个时间就够他铺好床铺,然后躺好;
刚刚将一天的训练在脑袋里回顾了一遍,熄灯号声就响起了,他立即强迫自己进入睡眠状态,因为高质量的睡眠才能保证白天有足够的精力投入训练。
仅仅五分钟不到,宿舍内就酣声如雷,一天的训练结束了,他们终于可以美美的睡上一觉。
肖剑斌像往常一样开始查夜,给一些没盖好被子的新兵掖好被子,这是他从老班长那里继承下来的传统,训练上可以严格要求,生活中必须要像兄长一样关怀备至。
班长代表着一种责任,他们永远都是全班第一个起床,最后一个睡下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