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看书

繁体版 简体版
6看书 > 祁同伟:入伍苟成军官后胜天半目 > 第19章 :铁打的新兵连流水的兵(1)

第19章 :铁打的新兵连流水的兵(1)

进入七公里之后,开始有人跟不上大部队的节奏了,按照事先做的预案,负责保障的人员从他们手中取下背包、枪支,减轻他们的负重,而祈同伟适当降低了配速,使得他们能够跟上全连的节奏。

由于解除了负重,又降低了一些配速,之前那些跟不上队伍的人员又跟了上来,三连继续按照固定的配速前进;

都说长跑最难的是最后一段距离,行百里者半于九十,但前面的九十同样重要,这个是基础。

祈同伟自然明白这个道理,所以他必须要控制好速度,让所有人都能坚持跑到“九十”,否则就不存在最后的“十”;

很快他们就进入到了关键的时刻,那几个体力差的就是徒手跑也跟不上大部队了,而这个时候绝对不能让他停下来,祈同伟的配速也不能慢,必须保持均速,否则会打乱其他人的节奏,所有人都在坚持。

那些跟不上队伍的就交给保障组,他们会推着掉队的人跟上大部队,同时还会不断地鼓励掉队人员咬牙坚持,只要冲过了极限,后面整个人就会麻木,机械地迈腿奔跑;

这个过程虽然很难受,但也必须坚持,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突破极限,跑出更好的成绩。

部队是非常讲究团队精神的地方,团结就是力量,C团十公里武装越野考核之所以采用这种方式计成绩,就是要培养他们团队意识,现在他们没有个体,只有三连;

团队协作并不仅仅在于帮助几个掉队的,还有互相之间的鼓励,相互之间的协作,各司其职,目的就是一个,不让一个人掉队。

由于这是考核,时间因素也要考虑进去,三连的目标是争第一,那他们就得挑战团队的极限,而祈同伟的作用就是控制节奏,类似于指挥员。

他们所处的环境是戈壁滩,海拔2千多米,高原缺氧是剧烈运动最大的敌人,成绩固然重要,但祈同伟也得考虑掉队战友的身体承受能力,节奏把握不好是真的要死人的。

当三连大部队艰难地完成九公里路程后,那些掉队人员已经完全失去了感觉,他们只是机械地被人推着奔跑,而那些保障人员同样也到了身体的极限,祈同伟悄悄地降低了配速,使得他们的体力得到了缓解,没有向崩溃的边缘继续靠近。

保障组趁机完成了换班,祁同伟大吼一声道:

“同志们,坚持住,还剩最后一公里!”

“500米!”

“300米!”

“最后100米,冲啊!”

那些准备放弃的掉队人员,就像听到了冲锋的号角,使劲的甩开膀子,咬着牙往前冲;

保障组人员也适时地收回了手,让他们自由的奔跑,感受冲向终点的喜悦,虽然他们是在团队的帮助下才坚持到终点的,但他们配得上分享胜利的喜悦,因为他们坚持下来了!

人的体力是有差别的,只要尽力了就应该得到所有人的尊重,当三连最后几次人艰难地冲过终点后,全连都忍不住欢呼起来,他们享受到了英雄般的待遇,每个人都把自己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了他们。

这个时候成绩已经不重要的,因为他们战胜了自我,期间不管多么艰难,所有人都在拼尽全力,没有一个人放弃。

一日后,三连学习室,考核结束后的第一个连军人大会,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期待;

“同志们,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,在这次考核中我们不仅拿到了总成绩四连冠,还夺回了十公里武装越野的团体第一名。”

学习室瞬间就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,天道酬勤,他们的努力终于取得了丰硕的回报,荣誉属于三连的每一名官兵。

等到欢呼声停止后,连长顾爱民继续说道:

“同志们,再宣布一个好消息,二排七班的祈同伟同志获得个人总成绩第一名,团里已经决定向师部给他申报师嘉奖一次;

另外方小强同志也进入到了个人总成绩前十,让我们一起祝贺他们。”

如雷的掌声再次响起,祈同伟从马扎上站起来,向所有人回敬了一个军礼,他的荣誉也有其他人的帮助。

接下来顾爱民又宣布了其他成绩,并且当着所有人的面将交上去流动红旗又挂在了连队的荣誉墙上;

通过三连全体官兵的共同努力,他们再次将象征着集体荣耀的流动红旗带了回来,未来一年这项荣誉都将属于三连。

“同志们,荣誉只代表过去,从今天开始我们又要从零开始,众志成城,努力拼搏,为集体增光添彩,为个人的军旅生涯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