能力越高,危害越大?
相比于姬无良十来年如一日的省吃俭用,曾建国在这方面的能力领先他百圈以上!
只是可怜了自己和姬无良这两年来的省吃俭用。·珊-芭~墈\书*徃· ^嶵′薪,蟑′节.埂′欣.筷_
不过如果是银矿和铜矿的话,却不好说与官银造假有关了,铜和银的光泽可不一样,掺不到一起。
除非各造各的假!
突然一个想法突兀地出现在脑子里,莫不是铜钱也……
不可能不可能!
铜钱有统一的制式,顶多就是仿造。
如果这样的话,那这里必然还有其他矿,能够弄出巨大的利益支持造假银!
铜是制造铜钱的主要材料,若是有个私矿,拿到铜钱模具直接就能造了。
可若是这么做了,这挣下的可不少,不应该这么捉襟见肘的才是。
莫不是曾建国没有私铸铜钱?
王源不确定,可官银造假的事情既然想到了还是要查一查的,对于自己来说,造假了和不造假关系不大。
造假了,只能说明曾建国勾连的或许是朝廷重臣,自己那太保的官职虽然没有被收回,可也差别不大了,造不造假与自己已经关系不大了。*天*禧!暁\税·蛧! _更/辛?嶵!全\
没造假官银,那有了银矿,必然造的是市银。
所谓造假就是往银锭子里加入其他材料以次充好,所以这山里必然还藏着一座能支持造假的铅矿或铬矿。
可还是说不通,镇南军很拮据,曾建国的住处也搜了,没多少家底,根本不是个富有银矿的富户。
那么问题出在哪里?
总不会是曾建国守着个银矿,却不会炼银吧?
呵呵呵呵……
想了许久得出这么个结论,王源被自己的结论给弄的不知说什么了。
即刻召集军中军需处的锻造师,王源看着明显超标的锻造师队伍,直接抛出了一箱子银锭子,道:
“你们谁能将这些五两的旧银锭子给我铸成十两的瑞兴银锭,往后铸造处就谁说了算。
待遇翻倍。”
一句话,让十几个锻造师不安分了起来,有跃跃欲试的,有凝眉沉思的。
一个铸造师皱着眉头道:“不知王妃是只将旧银融了重铸,还是要添加进去铅石,如曾、曾将军那样一百两银粉加十两铅粉铸造新银?”
这句话说的完全就是问句,好似是真的不懂。′精~武_暁?税-惘? -唔¨错+内′容!
却让剩下的十几个人一个个都变了脸色,一个个不是怒目而视就是低眉垂眼地往后缩。
曾将军死了,据说是被王妃按军法处死的,名头很多,但谁知道是不是就是因为私铸官银惹的祸?
王源心下了然,这曾建国果然憋了个大的!
却不动声色,带着抹疑问道:“这两个有什么区别吗?”
刚才说话的铸造师看着前面堵着的人,嘴唇动了动没吭声。
王源仿似才看到众人的行为,挑眉笑道:“原来你们也知道啊?行啊,谁说?能说清楚的本妃也有赏。”
听到有赏,又不涉及其它,几个铸造师直接抢着开口道:
“启禀王妃,您拿出来的银锭子一看就是市面上流通的十足银,其实也不是十成十的银子,里面还是有些杂质的,这是没办法的事,凭咱们的工艺那些杂质清除不干净,可历朝历代都是这么叫的。
您要铸成瑞兴新银,这里面就有了添头。如今铸造师谁不知道,瑞兴新银与先皇时期的官银可不同,里面是八成银,看上去比旧银略大,光泽更亮,其实是加了铅粉。
这事也不是多大的隐秘,自先皇还没亲政时就已经有了少许的这种假官银,直到先皇亲政五年,这事不知被谁捅到了明面上,可朝廷没有一查到底,那不就是默认了?
从那以后,北方不知道,反正南方官银铸造处铸造的官银都是八成银。这两年新皇登基,就更管的松了,如今的官银里面有七成银就不错了。
倒不是不往里面加铅粉,而是加的再多就太假了。像曾将军之前,做的就是用官银换市面流通的碎银,那个可是十成银,融了重铸,铸成七成银,中间能赚不少。”
王源认真听着,越发想不明白曾建国这是想要做什么?
既然手里有银矿,直接提纯不就行了,就算古代的官银不好冒充,但银角子可太能流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