极速拔升的温度,足够融化大部分金属,让铁矿变成生铁,让生铁变成熟铁,将熟铁淬炼成精铁。
这一切的变化,看上去十分神奇,木柴早已经没有了最初的模样,但无法否认的一件事在于,木炭是木柴加工出来的,本质方面,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同,只是表现的形式更加高级。
一念及此,张怀丹的思路也拓宽起来。
这天下不止有夏国一个国家,也不单是夏国才有异人。
夏国的异人流派,已经是千奇百怪,难以计数,但和外国的异人流派相比,倒也不是那么复杂。
而不论是什么流派,什么类型的异人,本质都是出奇的相似,堪称万变不离其宗。
摇了摇头,现在想这些没有什么意义。
望着微微含笑的张之维,张怀丹轻声道:“师父,这先天之灵,便是天地中的灵机吗?”
真炁转化为元炁,远比将木柴炼成木炭要复杂无数倍,不过流程方面,大体是相似的。
木柴变木炭需要人力、温度、隔绝空气等等条件,那么后天之精炼成后天之炁,后天真炁再炼成先天元炁,又需要什么呢?
也并不难猜,有道是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
向天地借灵,向自然借法。
才能走出这一步。
张之维道:“没错,这天地间的灵机,玄之又玄,一般的人根本就无法感应,也无法看到。”
张怀丹想起夏柳青等人,他的造化,在他们看来,充斥着九死一生的凶险,更无法看到他眼中所见的世界。
不得不说,彼此虽然还是人类,有着人形,但走在证真人路上的修行者,和凡人之间,已经有了一条莫大鸿沟。
张怀丹心中一动:“师父能够看到吗?”
张之维笑道:“真炁化元炁,需要借助天地之灵,但在此之前,又有一关,需得打破天人关隘,不然一切都是空谈。”
张怀丹微讶,他修行到如今,都是自然而然。
数年之前,十分顺利的就让一丝真炁蜕变为元炁,根本没有感觉到什么天人关隘。
看他脸上讶色,仿佛知道他在想什么,饶是张之维,也有些无语凝噎。
在古时候,打破天人关隘的难度,不亚于度过一劫。
自己这徒儿,走过那一步,竟然一点感觉都没有,不知会气煞多少古圣先贤。
思绪转动,又有感慨。
现在这片天下,也只有怀丹了。
张怀丹有些好奇:“如何打破天人关隘?”
“感应到天地间的灵机。”
张怀丹狐疑道:“如何感应天地间的灵机。”
“打破天人关隘。”
看着自家师父一本正经的诉说,张怀丹哭笑不得,好家伙,这是逻辑闭环了。
张之维轻叹一声,倒不是他耍弄张怀丹,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,看个人怎么去理解:“其中玄妙,三言两语说不清楚,可惜此世没有人能够和你探讨内里的细微。”
张怀丹收敛形容,若有所思:“师父,我大概了解了。”
不感应到天地间的灵机,就无法打破天人关隘,不打破天人关隘,就不能感应天地间的灵机。
这充满了矛盾的说法,实在是让人无所适从。
可张怀丹细细一想,也觉得有几分道理。
这打破天人关隘的说法,很像是人体这个小宇宙接入天地这个大宇宙。
人生长在这片天地之间,人体自成一个独立却并不封闭的小宇宙,外界的一切,都会在无形之中影响到人。
诸如看到阳光大好,心情难道不会爽朗三分?
听到雷声轰鸣,心里难道不会惊悸惶惶?
更不止是心情上主观的变化,天气太冷就容易感冒,天气太热就容易中暑。
天地这个大宇宙,时时刻刻影响着人体这个小宇宙。
所以说只要你我还活在这天地之间,就永远不可能得到真正的自由。
哪怕证得真人。
成了所谓的仙神也不例外。
但这并不是一个悲观的说法,只是一个颠簸不破的事实。
而打破天人关隘,让小宇宙连接大宇宙,光是想想,都有十万分的凶险,只怕不下于度过一劫,甚至如何连接的方法,都是自相矛盾,互有谬误。
由此可见,真人是何其难证,只是走上这条路,三灾九劫八十一难还没有发威,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