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教他们如何成建制的复刻出强兵。
再说明白一点,大梁有人懂玄之又玄的兵法,有人有半吊子的家传练兵方法。
但却没有人一个人能够系统掌握战略、战术和练兵的方法。
大梁开国时有名将,或者说华夏历史上名将辈出,但为什么他们死后没有继任者能复刻出他们的辉煌?
因为他们的成功,都是基于自己对战争的理解,而不是像儒家一样,有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。
陈凡想到这,突然一下子激动了起来。
朝廷建立武学,目的是什么?
目的不是培养多少个本兵,不是培养多少个巡抚、兵备道。
武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知兵、懂兵和练兵的中低级军官,至于这些军官升级为高级军官以后,让他们再去学《孙子兵法》不就行了?
中低级军官要懂什么“兵无常势,水无常形”?
陈凡整理了一下思路,拱手对二人道:“二位先生,在下以为,兵法之道,既要有高瞻远瞩的战略谋划,亦不能忽视具体的练兵与战术实操。《司马法》不也说过:"士不先教,不可用也"。练兵乃是强兵之基础,若士卒未经良好训练,纵有精妙战略,亦难实现。”
“所以我觉得武学最重要的是培养武学生们,让他们懂得如何练兵、在战场上常规的致胜之道,而不是让他们泛读兵书。”
海鲤闻言,摸着胡须沉思片刻道:“你说得也有道理。”
可覃士群却摇头道:“若这么说来,这武学便不叫武学,该叫校场不更好?练兵有什么好教的?不过就是听些金鼓,教那些军丁们排排战阵?”
陈凡当然知道这个时代的人,脑子有局限性。
他们不知道,一个军队中,决定战争输赢的往往不是统帅,而是基层军官。
“可是要怎么才能说服他们呢?”陈凡很是苦恼,“要是有《高校军事理论与技能训练》这本军校生人人都有的书就好了!实在不行来一本《高中生军事训练》也行啊。”
突然,陈凡脑海中想到了一本旷绝古今的兵书,这本书似乎就是从实操入手,教习军官,兵员选拔、训练、武器使用、阵法、律令及兵法等各方面建军作战的全面型兵法书。
“必须想办法搞一本《纪效新书》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