怎样?还有那什么叫遗才大收?”
“这你都不知道?我跟你讲,是这么回事……”
百姓们听到这人解释,本就对陈凡颇有好感,此刻却又平添了几分怜悯。
为了乡梓,为了乡邻,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白面书生,还这么年轻便亲冒矢石,不顾危险击贼,从而耽误了科试。
这样的人若是参加了科举当了官,那倭寇还能依靠几十人便大摇大摆攻打南都吗?
总听说朝廷科举是选拔人才用的。
那这样文武双全的秀才,为什么不给他一个机会呢?
百姓们激动了,纷纷跪倒:
“大人,就给这秀才一个机会吧。”
“是啊,为了百姓耽误了科试,朝廷应该给这种义士一个机会啊!”
……
看着群情汹涌的百姓,郑睿三人好似站在民意的风口浪尖,跟百姓们一齐跪倒请愿当然是不可能的。
但叫他们这时候走,似乎也不妥当。
三人便只能跟竹竿似得杵在人群中,好不显眼。
看着求情的百姓们,罗尚德终于松了口道:“既然是为朝廷分忧,为百姓纾困的读书人,那本官这次就不再追究了。”
众百姓闻言,顿时欢呼起来。
罗尚德这时却正色道:“虽然朝廷有制度,收拢遗才于乡野,但 那也是要经过考试的。且现在遗才名额已满……”
说到这,他突然看向杵在原地的郑睿三人:“谢涛?郑睿?王济?”
听到罗尚德此刻念到他们的名字,郑睿三人菊花一紧,预感应该没什么好事要发生了。
果然,罗尚德道:“若是本官记得不错,你三人正在【遗才大收】名单里!”
“正好!”罗尚德仿佛发现了一个金点子,语带兴奋道:“周围有南京百姓为证,你们三人与这海陵县的两名生员一起做篇文章来!”
“你们是朝廷认可的遗才,便用你们的文章试试这两人。”
“若是你们的文章做得好,那说明你们确实有资格列具【遗才】名单之中。”
“若是你们文章作得不如他二人!”罗尚德冷冷一笑,“那你们也就算不得【遗才】了!是也不是?”
“是~~~~是~~~~~是~~~~~”周围的百姓兴奋了起来。
当街比试文章,精彩啊!又有热闹可看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