许平安一听,赶紧从许诚手里接过账本。`看^书¨屋¨ +最^新!章·节?更·新?快/
翻开账本一看,心里又是惊喜又是感动。
原来早在上京领赏前,虞卿就料到许平安能封爵。
怕他刚起步缺钱少粮,永安侯特意把赤水河之战缴获的物资,悄悄扣下一部分存在丰林县城和东河堡。
还专门留了二十人的团队管这事儿。
丰林县粮仓里堆着两千石粮食,还有现银两万两。
东河堡租的七个库房更不得了——存着妖蛮重骑兵铁甲两百套,镶铁皮甲两千套。
弯刀长矛足有五千件,角弓战弓加起来有三千多张,妖蛮人爱用的黑羽箭更是多得数不过来。
连军帐、战鼓、号角这些杂项也都备得足足的。
虽说都是战场上捡的,但都让人仔细拾掇过。
这么多现成的好东西,可真是解了许平安燃眉之急。
不光这些,延庆府马场还养着几千匹缴来的妖蛮战马。
侯爷发话了,许平安想用多少随时去牵。
除了这些硬货,永安侯还给许平安留了支百人骑兵队。
里头有二十个老黑曜骑兵,剩下八十个都是牧奴里挑出来的好手。
个个都是能打的主儿。
有人可能要问,永安侯是不是太小气,咋只给许平安留一百骑兵?
她手里明明有两千四百多骑兵呢。
其实真没抠门——按大晋县伯的待遇,养一百骑兵已经是顶天了。
毕竟是种地吃饭的农耕国,养个骑兵的钱够养六个步兵。
光养个脱产打仗的步兵,就得六户封地的收成才供得起。
说白了,在大晋养一个骑兵可不是小事儿,得三十六户人家全年的收成才供得起。
再说许平安,名义上封给他的食邑也就五百户。
照这么算,他最多也就养得起十几个骑兵,或者百来号步兵。
而且大晋对勋贵还有硬性规定。
乡伯出门带的铁甲护卫不能超过二十人。
县伯的排场大些,但也不能超过五十人。
要是超标了,地方官立马就能上折子告状。
可你看许平安这百十号铁甲骑兵,简直狂到没边了。·E\Z`小\说/网. ¨更*新*最′快.
有人要问了,永安侯咋就能例外呢?
这里头有两个门道。
头一个嘛,永安侯虞卿是奉旨出兵,带多少人都没问题,再说四大侯爷在大晋本来就是横着走的主儿。
这第二个,虞家那是真有钱。
光北宁江的水路税费,虞家每年就能进账二十万贯。
再加上整个青州府的封地,田赋商税加起来,年收入轻松超过五十万贯。
这才养得起五千黑曜军和三千水军。
就算再添两千四百骑兵,对虞家来说也就是小菜一碟。
现在这百来号骑兵,不过是虞卿给许平安打的基础班底。
等丰林伯手头宽裕了,虞卿手底下的骑兵随时能调回来听用。
毕竟在女侯爷心里,自己的就是许平安的。
除了骑兵,虞卿还给许平安留了四员得力干将。
头一位是黑曜校尉佐兴,之前在黑曜军当副千夫长。
这哥们儿整天板着脸,壮得跟铁塔似的,最擅长带兵练兵。
自从在赤水河见识了许平安大破妖蛮的英姿,就死心塌地要跟着丰林伯混。
第二位黑曜校尉张怀,也是副千夫长。
他跟佐兴是铁哥们儿,长着张黄脸长马脸,个头儿特别魁梧,武功在黑曜军能排前三。
这哥们平时打仗就喜欢披甲冲锋,对丰林伯许平安崇拜得五体投地。
听说好兄弟佐兴投奔了丰林伯,他也主动请缨跟着来了。
剩下俩兄弟都是妖蛮那边归降的。
副千夫长高争是个瘦高个,以前在妖蛮战俘营待过,擅长骑射和指挥骑兵。
他跳槽来黑曜军就为了追随许平安这位战神。
听说能重回许平安帐下,立马辞了黑曜副千骑长的官,死活要跟着丰林伯。
还有个叫巴杉的矮壮汉子,以前是妖蛮的放牧奴隶,除了骑马射箭,最拿手的就是养马。
年他的部落被其他妖蛮灭了,男人们都成了放牧的奴隶。
所以对打败妖蛮的许平安感恩戴德。
听说能跟着丰林伯混,二话不说就报了名。
其实黑曜军里想跟许平安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