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不提牢里的杨娘子。!k\u?a`i+d+u·x?s?./n·e′t~
这会儿,老铁庄的段家父子。
正往铁山县赶去。
府城离老铁庄不远,也就十几里地。
父子俩赶着辆马车。
一路没说话,回到了老铁庄。
进了自家宅子,段兴就破口大骂。
“这个蔡同知,真是个狗官。”
“居然给了他五百两银子还不够。”
“居然还要我们再出两千两!”
“真是贪心不足!”
旁边的儿子段石,愁眉苦脸地问父亲。
“爹,这可咋办,那狗官看来是吃定咱们段家了。”
“要是不拿出两千两,这事肯定办不成。”
随后他又咬牙切齿地骂。
“都怪杨铁心那个婆娘。”
“乖乖给我当婆姨,为我段家传宗接代,不就没这些事了吗。”
“等我拿到这女人的身契,非得好好收拾她。”
父亲段兴叹口气,说道。
“这事儿既然已经开了头。”
“那我们段家,就没退路了。”
“就算我们想退,那蔡同知也不会放过咱。”
“所以,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。”
“为了段家能有后代香火,这两千贯,不花也得花。”
“现在看来,得赶紧凑钱了。”
“来人,去把账房先生叫来。”
没过多久,一个干瘦老头子走进屋。
见到段员外连忙行礼。
段兴见账房先生到了,开口问。*搜`搜,小/说\网? ?更`新+最¢全¨
“现在咱们庄上还有多少银钱?”
那账房先生心里盘算一下,赶紧躬身回答。
“启禀庄主。”
“前些天庄上刚给工匠们开了月钱。”
“又拨了银子去买木炭。”
“加上您前些天拿走的五百两。”
“现在老铁庄账上,只剩不到一千两银子了。”
听账房先生这么说,段兴就皱起眉头。
他在老铁庄干了这么多年,账面上怎么可能才这么点钱。
其实别的银子,都被他铸成了死沉死沉的银冬瓜,偷偷藏在地窖里了。
这些银冬瓜啊,得重新熔了铸成小块的才好花。
所以这些藏起来的钱,不到万不得已,他是绝对不会动的。
现在这爷俩,还得再弄一千两银子才够。
爷俩正在屋里琢磨,上哪儿去弄这笔钱。
这时候,一个庄客跑进来报告说。
“老爷,外面有两位客人想见您。”
段庄主抬起头问。
“客人?谁啊?”
那庄客小心地朝外面瞄了一眼,压低声音说。
“老爷,是山里来的。”
“是虎掌柜和石掌柜。”
一听这话,爷俩眼睛都亮了,段庄主嘴角一翘,笑着说。
“刚还在发愁上哪儿弄银子呢。”
“这不,送钱的人自己就上门了。”
“快,请进来!”
这虎掌柜和石掌柜啊,其实都是化名。
虎掌柜,指的是山匪虎头岭派来的接头人。·完\本*神^站\ ,免′费~阅,读′
石掌柜呢,则是乱石寨那边派来的。
他们跑到老铁庄来,还能为啥事?
当然是找段家买兵器呗。
铁山县的老铁庄,可是整个延庆府最大的铁器作坊。
北境督军府的不少兵器,都是找老铁庄买的。
不过这段家胆子是真大。
背地里居然敢联系山匪,偷偷高价卖刀枪兵器给他们。
原因很简单。
官府管得严,严禁铁料和兵器落到山匪手里。
山匪想弄点武器,可太不容易了。
这帮人打家劫舍绑肉票,钱来得快,花起银子买武器也大方得很。
督军府让老铁庄打的刀啊矛啊,一件也就三五两银子。
可卖给山匪的话,一件能卖到十几两!
在这么大油水的诱惑下,段家这种见不得光的买卖,可没少干。
段家父子起身,往院子里走去。
一进门就撞见山匪派来的人。
这俩人虽是山匪,穿得却跟普通商人没两样。
被叫虎掌柜的是个黑脸矮胖子。
这家伙是虎头岭的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