往年三倍的价钱!\" 茶馆里的谈笑声渐渐被窗外的机器轰鸣声掩盖,火车铁道的两侧,那些不知疲倦的傀儡仍在不知疲倦地劳作,将这片曾被战火蹂躏的土地,重新塑造成充满生机的家园。
消息像长了翅膀般传遍关东大地,百姓们望着黑黝黝的土地与穿梭的钢铁长龙,眼眶里满是热泪。清晨的雾霭还未散尽,通往家庙的石板路上已挤满人流,白发苍苍的老者拄着枣木拐杖,孩童攥着母亲的衣角蹦跳,青壮汉子们抬着整猪整羊,纷纷涌进供奉元湛雕像的祠堂。袅袅香烟升腾而起,汇聚成五彩祥光直冲云霄,将屋檐上的铜铃震得叮咚作响。
家庙深处,胡青青盘坐在蒲团上,周身缠绕的黑雾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褪去。当第一缕阳光穿透窗棂落在她眉心时,漆黑的阴神虚影骤然凝实,额间浮现出代表四品的赤纹。她猛地睁开眼,眼中跳动着妖异的红光,抬手轻挥,供桌上的烛火竟凝成一只展翅的火凤,在神像前盘旋三匝才消散。\"终于成了...\" 她抚过袖中暗藏的玉牌,嘴角勾起冷笑,\"府君大人,这便是你说的……送我的贺礼。\"
与此同时,渤海湾码头的汽笛声划破长空。载满江南难民的渡轮缓缓靠岸,舱门打开的瞬间,衣衫褴褛的人群如潮水般涌出。早有身着灰布短打的特区官员举着木牌等候,\"去纺织厂的这边走!\"、\"识字的请到文牍司登记!\" 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中,几个面容清秀的书生被单独引到青砖瓦房前。
\"这位公子可曾读过《商君书》?\" 戴着圆框眼镜的官员递过一卷竹简,\"特区新立律法,急需通晓治世之道的人才。若能通过考核,明日便可着官服上任,月俸五石米,另有安家银十两。\" 书生颤抖着接过竹简,指腹摩挲着刻痕清晰的篆字,泪水突然夺眶而出 —— 在江南,他不过是个给人抄书的穷秀才,哪里敢想能一步登天做上官?
远处的工地传来夯土声,戴着草帽的难民们正跟着洋人学习操纵机关。几个机灵的少年已经能指挥小型傀儡搬运石块,汗水湿透的粗布衫下,隐约可见腰间新挂的青铜腰牌,那是特区居民的身份象征。夕阳西下时,万家灯火次第亮起,学堂里传来朗朗书声,酒馆飘出米酒醇香,这座在废墟上重建的城市,正以惊人的速度生长着,而在暗处,不同势力的角力也随着繁荣愈演愈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