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看书

繁体版 简体版
6看书 > 千年回眸?太子他开局就造反 > 第44章 皇帝的布置与苏唯一的急切

第44章 皇帝的布置与苏唯一的急切

今日丞相便急匆匆想让太子殿下,将手中仅存些许力量,派去东南沿海的那几片小岛上。

这不是想要削弱太子本身的实力吗?而且还是最首观的动手实力,这对于本来心中就不安分的五姓七望、朝堂大臣来说又有何不可呢。

能以这么一个正规的理由,让太子府在长安城最强大的力量发散些,那他们在执行某些任务的时候,也更好行动,不是么?

只是大理寺卿皱了皱眉,他是太子府人,从丞相说的话中他察觉出了一些并不和善的意味。

只是如今太子并没有来上朝,如今朝堂上太子府暴露出来的实力,与反对太子的势力其实是失衡的,他也不好站出来当这出头鸟。

今日魏王来了,但又没完全来,整个人就失魂落魄。

旁边不少有资格上朝的皇子,诸如李宽等都皆是欣喜,又皱起眉头。

二哥这是咋了?可也没有深究,如今的第一要务还是先将太子府在长安城的力量尽可能发散出去些。

他们这些王府才好操作,接下来的长安城。

可众人都一致认定的一点是,太子的力量可以散发出长安城、可以将之扔到东南沿海的几片小岛屿上去。

但太子,却是万万不可离开长安城的。

若他离开,变数太多。

大家本来和太子斗得就有些隐隐的撑不住,再加上老头子的偏爱,若再加上这一丝不确定性,那长安城最为崇高的权利,绝对会不稳的。

非但不能让太子殿下离开长安城,还得在长安城内找些事情来束缚住他,也好在李承乾今日没来,他们才有劲儿没地方使。

作为百官之首的长孙无忌,对于手底下人的思绪自然知晓了不少,包括昨天半夜,都还收到各个官员府中细作递回来的消息。

这些家伙,看来是时候该清理一下,丞相暗自想道。

可现在他能做的事情己经做了,表面上陛下也答应了将太子府的大部分力量派去倭国。

这件事,在其中自己再添加一部分力量,想必应该不会引起他们的忌惮。

此时,有些迟疑的皇帝故作威严的开口。

“只是太子府的护卫,估计得除了亲随外,也就二千。

城外的一千七百余人,昨日闹出来的那个笑话,朕想大部分朝臣都己经知晓。

朕自然是不可能让,所谓的太子护卫是一帮残兵老人去丢我大唐的脸面,就这样吧。

从禁军中拨出七千,作为前往那几片小岛的主要力量,其余的太子府只要在城外、还剩多少人全都拉进来充个数。

太子也该好好明白明白,手下人的意志之重要性了。

得将权力在他手中拿走,过了一段时间、惩戒一段时间之后再还给他才行。

不然这臭小子,真是不知珍惜。

朕当年做秦王时,也未曾有他那么浪荡。”

众臣一听陛下这话,听起来就是对于太子府权威的一个极大打击,也就并未反对。

昨日长安城外的笑话,都是知道的。

冯氏族长冯天一,面对周遭同僚赞许的目光却是欲哭无泪,事实不该是这样的。

太子府还没有那么懦弱,陛下也没有那么好哄。

可是,他却不能表示出来……

这件事也就在不经意间被定了下来,当然也不是没有聪慧者,可独孤凤等世家族长还是部分官员身后的掌权者,自然不可能越过他们的想法。

至于倭国的想法?呵,并不重要。

在这太极殿中的大臣,谁是心慈手软之辈?谁都不是!

只要能让大唐的综合国力再上一个台阶,只要能让手中的权力威慑力再上一个台阶。

不就是倭国百姓吗?又不是大唐百姓。

与大唐百姓相比起来,与他们心中所想展现的抱负相比起来,一切都不会显得那么的重要。

大唐的律法,只能保护大唐的百姓。

今日早朝主要的议题,也就这一个。

李世民当然知道,开早朝也就这个问题,否则,从贞观十五年,一年有个五十天上朝,那就己经是极好。

至于平时各州县递上来的奏报,都是先送给六部批阅,转交给丞相,最后才交给他确定需不需要重视。

散朝后,苏氏族长似乎想到了什么?顿时冷汗首流,甚至都顾不得仪态。

口呼:“坏了、坏了,这几日光顾看长安城中的热闹,苏氏一族可能也得成为热闹了。”

紧接着,赶忙往大殿外走去。

往日里相熟的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