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看书

繁体版 简体版
6看书 > 大明锦衣卫1 > 大明锦衣卫43

大明锦衣卫43

。经过比对,这些坐标指向西北荒漠中的几个点,其中一个就在第七农业试验基地附近。

凌晨三点,赵莽做出了决定。他不能等到三天后周明远的安排。明天一早,他将亲自前往那个农业基地,寻找照片中的第三个人,查明父亲死亡的真相,以及mh-1708背后的时空闭环之谜。

他收拾好必要的装备,包括父亲留下的那块奇特金属碎片——周明远离开时"遗忘"在桌上的怀表。赵莽知道这不是巧合,而是老战士留给他的武器,用来对抗一个可能扭曲了时间本身的敌人。

当第一缕阳光照进窗户时,赵莽站在门前,深吸一口气。他即将踏入一个可能颠覆所有物理法则的谜团,而唯一的指引是父亲二十年前留下的警告:因果不可逆,闭环即终结。

但他别无选择。因为mh-1708已经出现,时空的裂缝正在扩大,而他,赵铁山的儿子,可能是唯一能修复这个因果闭环的人。

7.2 高粱dna时空电报
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
西北第七农业试验基地比赵莽想象的更加荒凉。锈迹斑斑的铁门半开着,门口的值班室里空无一人。烈日炙烤下,连蝉鸣都显得有气无力。

赵莽抹了把额头的汗水,警惕地观察四周。按照周明远的说法,照片中的第三人应该就在这里工作。但整个基地看起来已经废弃多时——破碎的窗户,疯长的野草,以及那些早已停止运转的农业气象设备。

他摸了摸腰间的手枪,确保它还在那里。怀表在口袋里沉甸甸的,那块不知名的金属碎片似乎比早上更冷了,即使隔着衣服也能感受到它的寒意。

"有人吗?"赵莽喊了一声,声音在空旷的基地里回荡。

没有回应。他决定从最近的一栋建筑开始搜索。标着"基因实验室"的牌子歪斜地挂在门框上,玻璃门上的灰尘厚得几乎看不清里面的情况。

赵莽推开门,灰尘扑面而来。实验室内部出人意料地整洁,与破败的外观形成鲜明对比。设备看起来都很先进,有些甚至是军方研究院都尚未配备的最新款。角落里,一台基因测序仪正在运转,指示灯有规律地闪烁着。

"李教授?"赵莽试探性地叫道,想起了父亲日记中偶尔提到的"老李"。

"别动!"一个沙哑的声音从背后传来,同时赵莽感到有硬物抵住了他的后腰。

赵莽僵在原地,慢慢举起双手:"我是赵铁山的儿子。"

身后的呼吸声明显一滞。几秒钟后,压力消失了。赵莽转过身,看到一个约六十岁的瘦小老头,满头白发,戴着一副厚如瓶底的眼镜。老人手里拿的不是枪,而是一把实验室用的金属镊子。

"赵莽?"老人的声音颤抖着,"铁山的儿子?都这么大了..."

"您是李教授?'夸父计划'的第三人?"赵莽直接问道。

老人的眼睛在镜片后瞪大了:"周明远告诉你的?那个老东西还活着?"

赵莽点点头,从口袋里掏出那张被烧毁部分的照片。李教授——现在确认了身份——接过照片,手指轻轻抚过父亲年轻的面容。

"二十年了..."李教授喃喃道,突然警觉地抬头,"你为什么现在来?发生了什么?"

赵莽简要讲述了mh-1708和金属氢的发现,以及父亲死亡现场相同的编号。随着他的讲述,李教授的脸色越来越苍白。

"闭环开始了..."老人低声说,转身走向实验室深处,"跟我来。"

赵莽跟着李教授穿过几道安全门,来到一个隐蔽的地下室。这里的设备更加古怪——一部分是精密的基因编辑装置,另一部分看起来像是微型粒子对撞机。墙上贴满了各种图表和照片,其中一张特别引起了赵莽的注意:一片高粱田,但穗粒呈现出诡异的金属光泽。

"这是什么?"赵莽指着照片问道。

李教授没有立即回答,而是从一个保险柜中取出一个密封的玻璃容器。里面装着几粒看起来普通的高粱籽粒。

"你父亲发现的第一个异常。"李教授终于开口,"金属氢不只是能源或武器...它能改变时空结构,创造因果闭环。"

赵莽感到一阵眩晕:"这和转基因高粱有什么关系?"

李教授打开电脑,调出一组基因序列:"2003年,我们在一次实验中意外发现,金属氢产生的场可以使生物dna发生特殊变异。这些变异不是随机的,而是...带有信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