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应启迪智慧的典籍,在他们手中沦为了战争的催化剂,见证着数学从探索真理的工具,堕落为助长杀戮的帮凶。
三、无限循环的杀戮之圆
战斗结束后,硝烟渐散。那颗曾击碎沈墨玉佩的铅弹,深深嵌在墙壁上,其位置与角度竟奇妙地构成了圆周率「π」的形状。这个无限不循环的数学符号,在此刻成为了杀戮的隐喻——战争如同「π」的小数位,永无止境地延续,没有规律,没有尽头。每一次新的冲突,都是这个循环中的一个数位,看似随机,却又被某种无形的力量串联。
数学本应是揭示宇宙规律、推动文明进步的钥匙,却在人性的贪欲与暴力面前,沦为了设计死亡的精密仪器。葡萄牙人的「神圣几何」、司夜阑家的双面贸易,以及那颗构成「π」的铅弹,共同勾勒出一幅荒诞而残酷的图景:当数学脱离了对生命的敬畏,当智慧失去了伦理的约束,它所创造的精密与完美,终将成为扭曲杀戮的帮凶,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一个个无限循环的血色印记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2二、机械诡计破解战
1. 自鸣钟引爆机关:凝固的时间陷阱
火药库内弥漫着硫磺与金属混合的刺鼻气味,徐光启的指尖在鎏金自鸣钟的钟壳底部摩挲,青铜的冰凉触感透过皮肤传来。他的目光锁定在那行铭文上:「澳门圣保禄学院敬造,万历二十八年」。二十年前,这座精美的自鸣钟作为耶稣会的"贡品"送入紫禁城时,谁曾想它会成为今日的杀戮机器?
"徐大人,还有不到半个时辰。"沈墨的声音在空旷的火药库内回荡,他手中的火折子映照出额头上细密的汗珠。
徐光启没有抬头,他的手指沿着钟壳的纹路游走,感受着内部机械的细微震动。这座自鸣钟被改造得极为精巧——擒纵轮每十五分钟转动一格,带动硫磺活塞下压。活塞顶端镶嵌的火绳由《论语》书页卷成,上面用朱砂写着"克己复礼"四字,一旦触到底部的硝石盘,就会引爆库内储存的三千斤火药。
"沈墨,取我的狼毫笔来。"徐光启突然说道,声音冷静得不像身处生死关头。
沈墨一愣:"大人,现在不是写字的时候——"
"快!"徐光启厉声打断,同时从袖中掏出一个青瓷小瓶,里面装着白色粉末。
沈墨慌忙从行囊中取出徐光启常用的那支狼毫笔递过去。徐光启拔开瓶塞,将粉末倒在笔尖上,然后深吸一口气,对着笔尖缓缓呵出。奇妙的事情发生了——笔尖上迅速凝结出细小的冰晶,在火折子的光照下闪烁着诡异的光芒。
"《天工开物》有载,冬月制墨需掺硝石防冻。"徐光启的声音低沉而专注,"硝石溶于水会吸热,可使温度骤降。"
沈墨瞪大眼睛看着那支逐渐被冰晶覆盖的毛笔:"大人是想..."
徐光启没有回答,他的目光锁定在自鸣钟侧面的一个小孔上,那是调节擒纵轮速度的机关所在。他小心翼翼地将结冰的笔尖插入孔中,精准地卡进擒纵轮的齿隙。
"咔——"一声刺耳的金属摩擦声响起,齿轮的转动明显变得迟缓。
"青铜遇冷收缩,"徐光启解释道,"温度每降十度,齿轮直径会缩小约0.3毫米,足以阻滞机械运作。"
沈墨倒吸一口冷气:"大人高明!但这只能延缓,不能彻底阻止爆炸。"
徐光启的额头也渗出了汗珠:"给我争取时间。你去割断那根火绳,我来计算温度变化对齿轮的影响。"
沈墨点点头,拔出随身携带的短刀,小心地靠近自鸣钟顶部的活塞装置。火绳由层层《论语》书页卷成,朱砂字迹在火光下显得格外刺眼。他屏住呼吸,刀刃轻轻贴在火绳上。
就在此时,徐光启突然喊道:"等等!"
沈墨的手一抖,刀刃差点滑落:"怎么了?"
徐光启的眼睛紧盯着自鸣钟内部:"温度正在回升,硝石的冷却效果只能维持约一刻钟。我们必须精确计算时间差。"
沈墨感到一阵眩晕,时间的流逝突然变得如此清晰,每一秒都像鼓点般敲击在心头。他看向徐光启,后者正闭目心算,嘴唇无声地蠕动着。
"现在!"徐光启突然睁开眼睛,"齿轮已经收缩到最大程度,接下来半刻钟内会逐渐恢复。趁现在割断火绳!"
沈墨不再犹豫,手腕一抖,锋利的刀刃划过火绳。纸页断裂的瞬间,一缕青烟升起,但火苗并未如预期般窜出。沈墨惊讶地发现,断裂的书页间竟夹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