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看书

繁体版 简体版
6看书 > 大明:瞎眼五年,朱元璋想登月? > 第一百八十四章 两封奏章

第一百八十四章 两封奏章

第一百八十四章两封奏章

成吉思汗一代天骄,将整个四分五裂的草原黏到一起,忽必烈征战四方,用战事和胜利压服了蠢蠢欲动的各部族。ˉ看~*书ee:君2? (;免>{费\$/阅×读t`

但是这些都只是表象,战事总有停止的一天,当不再能无休无止的扩大地盘分蛋糕之后,自然而然的便会有人开始眼红其别人盘子里的蛋糕。

尤其是皇室盘子里那块最大的蛋糕,甚至于,皇室之中,一群人的心都不是齐的。

当年成吉思汗一统草原,但却是单纯的用武力压服了所有人,但并没有解决掉各部族之间真正的矛盾。

草原之中,蒙古人在里面厮杀了何止百年,几乎每一个部族之间都是有着血海深仇的。

更何况,虽说都是蒙古人,但是信仰,文化乃至于习俗之间,都各有不同的差别。

当绝对强权的失衡,这些原本被掩盖的矛盾,只会加倍的爆发出来。

所以此时北元的状态,说是一片散沙真是一点都不为过,更何况谁都知道北元气候将近,那凭什么你元昭宗还能当皇帝,我们就不能当呢?

可以说如果不是王保保摒弃前嫌,且大败徐达大破明军,草原早就乱起来了,他这个北元皇帝也必然当不了多久。D完:?本@`^神;站` /最(新/·¥章@?a节~:更t\新(?e快o

历史上其实也是如此,一直以来都是朱元璋不断北伐,从来没听说过北元有反攻的念头。

正是因此,当群臣们听见北元有了动向时,所有人都是一惊。

但实际上他们不知道的是,朱元璋隐瞒了自己让徐达出征辽东之事,徐达此次出征,名义上乃是整顿边防,群臣也想不到朱元璋和徐达能疯狂到在深秋之时妄动兵戈。

等到下方群臣争论了一阵,发现上方朱元璋一直没有开口后,争论声渐渐的又降了下去。

这就是此时朱元璋在朝堂上的威望,无人敢触其须眉,但终究还是有不怕死的。

胡惟庸突然上前言道:“臣有本奏!”

上朝至今,朱元璋第一次开口说道:“讲!”

得到首肯,胡惟庸立刻开口道:“北元如今已是瓮中之鳖,此时突然妄动,想必是圣上逼迫太紧,这兵事应当一紧一松,可防困兽犹斗,还请圣上将边防收拢五十里,退出陇西……”

无数武将对胡惟庸怒目而视,如今大明的地盘那都是无数将士抛头颅洒热血打下来的,凭什么你胡惟庸一张口就让他们喷洒鲜血沾染的地方拱手让人。*d?u/a.n_q¢i/n-g-s_i_.¨n`e¨t.

徐达不在,武将皆以李文忠马首是瞻,所以当胡惟庸闭嘴之后,李文忠立刻走上前来言道:“圣上,北元动向蹊跷,其中必有隐情,臣以为,应当抽调卫所,驻兵辽东,防备这群蒙古鞑子!”

李文忠是少数知道徐达征讨辽东之人,因此在听见北元动向后,立刻便猜出来恐怕是北元知晓了徐达的情报。

此时开口,其实无非就是想给徐达争取一波援军,不管王保保敢不敢动手,但肯定要未雨绸缪,此时优势在我,没必要去赌北元的动向。

原本李文忠以为,他这一开口,朱元璋定然要顺着他的台阶然后给辽东方面加派将士,结果朱元璋此时竟然依旧无言。

而就在此刻,一旁的掌印太监不急不忙的又翻出一本奏折,高声念了出来。

这第二本奏折,不是别人所写,而是当今的高丽恭愍王所奏,词表多有冒犯,指责朱元璋太过霸道,并以命令口吻让徐达立即退兵。

附属国,敢对宗主国这么说话,肯定属于是大逆不道了,但高丽王又有不得不这么做的理由。

徐达如今在辽东,高丽当然可以避其锋芒,大不了放弃辽东这块地方,毕竟本来就不属于他们。

但是此时王保保却直接将大军驻扎在了大兴安岭,此地一可防备辽东的徐达,二可直入朝鲜半岛,这让高丽王根本就没得选。

一封言辞激烈,几乎是指着朱元璋鼻子骂的奏折念完,朝堂上瞬间仿佛是炸开了锅一样。

“辽东,什么辽东,我大明何时曾派兵去往辽东?”

“对啊,圣上,此事不是还在搁议么!”

“圣上,糊涂啊,如今即将入冬,那辽东苦寒之地,岂不是要白白耗费我大明的军力!”

“难怪北元这么大的动作,圣上快快下令,让徐将军退兵!”

爆炸性的新闻下,直接让这群大臣们再次忘记了朱元璋的威势,七嘴八舌的指责着朱元璋的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