组织大型活动时临时招募的“志愿者”。
死者当天原定有一场演讲会,助理联系不上她,起了疑心,上门查看,敲门无人应答、电话也打不通,于是选择报警。
“现场留有脚印啊。”
柳夏树继续翻阅报告,自言自语。
很显然,凶手不是那种“经常杀人的朋友”。
凶手小心的擦去了菜刀上的指纹,说明对指纹留下的后果有一定认知。
但却没能意识到地板上留下的脚印也可能成为线索。总之,这说明他并非一位熟练的杀手。
不过,这条线索的帮助并不大。
凶手像大多数日本人一样,进屋就脱了鞋。脚印是二十西厘米的尺码,如果是在中国,这种尺码的脚大部分属于女性的足迹。
但现如今的日本,男性平均身高也只有一七零。
这尺寸常见得不能再常见。可以是任何性别。
门口玄关留下了六七双不同的鞋印。凶手可能就在其中,但每个鞋印都款式普通,也没有任何显著识别性。
想通过这条线索找到凶手并不容易。
更令人沮丧的是,公寓楼的监控设备覆盖范围也有限。
型号倒是新的,但仅有的一台摄像头安装在一楼大门入口。
就柳夏树当天在现场的观察,至少有两条不经过摄像头进出大楼的路径。
这栋楼是本地一位土地所有者自行翻盖的建筑,并非大型开发商出品,外观看起来光鲜,可住户表面上看不出来的部分,成本就能省则僧。
摄像头自然也成了“节流”项目之一。
“哦,对了。”
冬野主任突然想起了什么,招呼柳夏树。
“你来看看这个。”
她招手示意柳夏树到她的桌边,调出电脑屏幕上的影像。屏幕中央,是一簇被电子显微镜放大的纤维。
“死者指甲缝里找到的。”
“与凶手搏斗时留下的?”
“多半是这样。”
那是一种介于深蓝与黑之间的颜色,但肉眼无法判断成分。看不出是天然还是化学纤维。
“得送去进一步鉴定。明天的搜查会议上应该会出结果。”
柳夏树点点头,心里却没有多少踏实感。
与之前她接触的案件相比,本案的凶手留下了不少痕迹。
门口的鞋印,屋内的足迹,指甲缝里的纤维。
可是这些证据,仅仅是有助于锁定嫌疑人后构成定罪材料,却远不足以帮助警方“锁定”凶手本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