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自将他扶起。
“李将军快快请起!诸位也都快快请起!你们都是救朕的大功臣,不必多礼!”
此时的刘协还未满十岁,可稚气的面容上却透着超乎年龄的成熟稳重,这让李玄机心中暗暗警惕。
史料记载,刘协一生并无过错,是难得一见的明君,如今看来所言非虚。
若不是运气太差,接手了这个烂摊子,说不定汉室真能在他手中实现中兴!
李玄机心中警惕,但表面上却做得无可挑剔,对刘协恭敬有加,对百官也十分客气,一副温和无害的模样。
回到长安皇宫后,众人正式会面,李玄机也在此时见到了当世能与袁家比肩的另一个豪门——弘农杨氏。
杨家向来人丁不太兴旺,如今在朝中任职的是太尉杨彪。
杨彪不愧是杨家的代表人物,言行举止不卑不亢,情绪从不轻易表露,一看就有中流砥柱的风范。
对于这样的人,李玄机并没有过多接触。
作为世家子弟,杨彪并非激进之人,他虽有心维护汉室,但不至于做出冲动不理智的事,所以日后不太可能给李玄机带来太大麻烦。
相反,李玄机倒是可以借助杨彪的名望。
只要恭敬对待杨彪,天下的士人便会更加倾向于投奔曹老板。
除了杨彪,李玄机还见到了当年讨伐黄巾贼的几位名将:卢植、皇甫嵩、朱儁。
这几位将领性格刚直,名声响亮,但可惜年事已高,没几年寿命了,因此也不值得李玄机特别关注。
总体而言,这满朝大臣中,能让李玄机另眼相看的没几个。
但仔细想想,这也在情理之中,毕竟这些人大多是董卓挑选出来的,董卓自然不会将有真才实学的人提拔到关键位置。
这倒是让李玄机省了不少心,否则满朝大臣个个精明强干,那唱‘黑脸’的事就得李玄机来做了。
刘协和满朝大臣经历了这场变故,心中大落大起,下朝后,纷纷回去休息。
这样的事,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次巨大的考验。
李玄机是曹操的下属,而曹操此前曾行刺董卓,失败后又起兵讨伐董卓,忠臣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。
李玄机又礼数周全,因此这里的君臣对他颇为放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