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9 孙策遗书,孙权放权
孙策这话一出口,整个厅堂的人都震惊不已!
自汉高祖以来,天地盟誓,此后皇位传承只能是父死子继,不再是兄终弟及。-$=微@§趣?小¢{ˉ说?¨网}¨, (已~发|¥?布|/最1=\新&章2=$节?
也正因如此,汉景帝才能顺利传位给汉武帝。
可如今孙策竟放弃自己的儿子,将江东的一切都传给了弟弟,这让在场的人都难以理解。
孙权同样被孙策的决定惊得呆若木鸡,他原本以为,大哥会把所有权力交给周瑜,让周瑜辅佐自己的侄儿,可现在……
孙权的神情变化全被周瑜看在眼里。
周瑜眼中刚要升起杀气,就见孙策拼尽最后一丝力气,将孙权推倒在地。
“今非哭泣之时!你当挺起胸,承父兄之大业!”
此话一出,便是定下了孙权合法继承江东的基调。
周瑜心中?杀气升腾,但看到孙策那满含祈求的目光,还是强行压了下去。
‘既然这是你之心愿,那瑜即便舍弃性命,也定会替伯符完成!’
在生命的最后时刻,孙策把军权交到周瑜手中,这既是他留给周瑜的底气,也是用来制衡孙权的筹码。
“公瑾……原谅我的自私,兄长昔日誓言怕是无法实现了。?第[?一(-看^2书£网¥ `?追£最]§新o?章¢#节{”
“父亲,您大仇未报,儿子却要来地下见您了,儿子实在有愧于您的威名!”
“仲谋,你虽机智,却生性多疑、优柔寡断,也不知…把这偌大的基业交于你手,到底是福还是祸啊……”
“公瑾,若有来生,我只希望能与你再续前缘。我去了……”
“伯符!”
“策儿!”
“主公!”
这一夜,乌云如墨,沉沉压在孙府之上,铜铃在穿堂风中发出呜咽,仿佛孙策最后的怒喝。
暴雨打落红 梅,殷红的花瓣混着泥水,蜿蜒成血痕,直抵正大门……
在被刺杀后,孙策就预感到自己死劫难逃,于是在返回江东的路上,分别写下两份帛书。
其中一份是公开的,上面叮嘱孙权未来要如何处理江东事务。
例如对江东各族的态度。
孙策深知自己一死,江东的凝聚力必然大幅下降,所以不能再对各家族采取强硬手段,而是尝试怀柔政策。
张昭虽私心较重,但能力出众,在处理内部事务上,如果拿不定主意,可以向张昭请教。
至于军师及对外的事务,论能力无人能与周瑜相比。\w.a!n-b?e¨n..,i,n!f¢o^
在帛书的最后,还提及了江东的一众猛将。
言辞情真意切,让江东一众虎臣感动得涕泪横流,纷纷发誓,愿誓死保护少主,完成孙家两代人未竟的心愿。
而最后这封信,既不是写给大乔,也不是给吴国太和孙尚香的,而是专门写给周瑜的。
孙策将这封信密封好,让亲信秘密转交于周瑜。
整个孙府都在忙着处理孙策的丧事,周瑜抽空回到家中,打开那封密信。
“公瑾,见字如晤。这应该是策最后一次与公瑾书信了。
悔不听公瑾之言,逞一时之勇,疏于防备,今方有此厄难。
今兄别离,万般皆为虚妄,只是有三件事,不能放心。
第一,便是父亲大仇未报,然今我得知天命不在吾,故而请公瑾一切以保全江东基业为先,报仇一事,听天由命。
第二,仲谋虽为吾弟,却是吾一手带大,其心思深沉,多疑寡断,为人刚愎。只是时不我待,别无选择。
我死后,十年之内,余威仍可庇护妻儿。
未来若我儿资质平平,则还请公瑾斡旋,将其驱逐出权利中心,令其性命得以保全。
公瑾千万要对仲谋保有三分谨慎,若发觉事不可为,以保全自身为先。
第三,愚兄今生不知何等天运,与弟相会,盟为兄弟,此策之今生最幸也!
兄此生不信鬼神之说,唯独与弟相会,如清风遇明月、松柏遇芝兰,此生缘尽,唯望来生再聚。
愚兄策……绝笔。”
“伯符……”
周瑜紧紧攥着帛书,一手扶着柱子,胸口剧烈起伏,只感觉耳边嗡嗡作响,大脑胀痛欲裂,一口热血突然涌上喉咙。
“噗!伯符…伯符啊!”
血迹洒落在地,宛如一朵朵盛开的彼岸花,仿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