袁尚的大方向没错,然而在实际执行和作战指挥能力上,他与李玄机相比,实在是相差甚远。
先是夏侯渊和于禁急行破城,接着贾诩亲自操刀,歼灭袁尚骑兵。
而李玄机更是巧妙设局,引诱乌桓骑兵截断粮道,而后安排陷阵营将其一网打尽。
这便是袁尚理论家和李玄机实操者之间的差距所在。
……
白狼山脚下,军营之中。
李玄机正有条不紊地安排着行营布置以及岗哨分布,还命人加紧增设鹿角。
与此同时,一个问题在他脑海中不断盘旋。
蹋顿这老家伙,究竟躲到哪里去了?
昨天还传回他的行踪,怎么今天就彻底没了消息?
李玄机下意识地摩 挲下巴,心中不禁泛起一丝烦躁。
虽说李玄机表面上对乌桓和袁尚颇为不屑,但也是出于战略上的轻视。
然而从战术角度出发,他还是十分重视对手的。
毕竟对方手握万余骑兵,这股力量不容小觑,完全具备扭转一场大型战役的胜负走向。
不过,李玄机倒也没有过于忧心忡忡,毕竟整个局势都在按照他预先制定的计划发展着。
袁尚败局已定,不过是他何时会败罢了。
……
一处小山坡之上。
蹋顿正攥着一把马毛,好像是在进行一个艰难的选择。
“跑、不跑、跑、不跑……”
以蹋顿的视角来看,现在袁尚已经被困死在白狼山上。
李玄机领军蹲踞于白狼岭和白狼山之间,粮道断绝不说,大营更是靠山而扎,蹋顿骑兵压根没法迂回偷袭。
如果现在蹋顿想打李玄机,就只有一个选择,从正面突袭曹军大营。
可,自己这万余骑兵很难发挥作用。
毕竟骑兵是用来袭击和突袭侧面战场,甚至是背后偷袭的。
不会有人拿骑兵正面冲阵,因为这样伤亡太大,地主家也扛不住这么大的损伤。
而且到现在为止,蹋顿压根就没看到李玄机手底下的三大营露面。
其中名声最大的莫过于冲锋营。当初官渡一战,三千冲锋营冲阵袁绍本部,震惊天下!
蹋顿不觉得自己这万余骑兵能打的过那三千冲锋营。
乌桓是马背上长大的不假,可面对身经百战的三大营,完全就是送人头。
思虑再三,蹋顿将马毛扔掉,叹息一声,“唉!一但袁尚败了,那部落将会被赶向更北的地方……”
最后,心中身为单于的责任,还是让蹋顿决定殊死一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