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东吴郡,刘备在诸葛亮的陪同下,安然抵达吴郡将军府。·丸?夲~鰰,颤¢ ¨冕′费.阅_黩?
想当初孙策在世时,这府邸门口挂的还是侯府的牌匾。
然而孙策故去后,孙权并未前往朝廷承袭爵位,于是孙策的爵位便被朝廷注销。
如今的孙权,仅仅只是个杂号将军,兼任太守之职。
说实话,以孙权当下的地位,莫说与身为皇叔且封县侯的刘备相比,就算在公开场合遇见关羽,依照礼仪都得行大礼。
但话虽如此,刘备和诸葛亮此次前来是寻求合作,并非寻衅滋事,自然不会摆什么架子。
进入将军府后,宾主各自落座。
孙权坐在主位,刘备坐在左侧首位,诸葛亮陪坐一旁,鲁肃则坐在右侧首位。
孙权率先开口说道:“先父在世时,常向我提及皇叔的英明神武,今日得见,皇叔果然非寻常之人,令权不禁心生敬仰。”
刘备客气地回应道:“备也早闻吴侯大名。”
“吴侯弱冠之年便承接父兄大业,既能在北方抵御曹操,又能对内治理好政务,使境内百姓安居乐业,兵强粮足,实乃当世英雄。”
瞧瞧,这就是说话的艺术!
此时孙权实际所任官职只是杂号将军、太守。\鸿?特?晓·税?枉\ ·埂¨歆¢最?全`
所谓“吴侯”,也并未得到官方认可,朝廷只承认孙策。
可刘备才不管这些,称呼时专挑对方身上看似最大的官职叫,甭管真假,先把面子给足。
果不其然,这一记恰到好处的马屁,让孙权的嘴角明显上扬了几分。
见刘备与孙权交谈甚欢,鲁肃与诸葛亮对视一眼,二人皆支持联合抗曹,因此对他俩的融洽交流也乐见其成。
刘备见气氛差不多了,便顺势说道:“吴侯,如今曹操势力强大,其野心绝不仅仅局限于江北,时刻都有南下吞并荆、扬、交三州的心思。”
“荆、扬二州势力相对薄弱,你我何不联合荆州,共同抗击曹操呢?”
此言一出,孙权故意露出迟疑之色,“这个……哎!”
诸葛亮只看了一眼便心中了然,孙权这是想代表江东开始讨价还价,企图先探讨战后的利益分配问题。
刘备却没领会其中深意,疑惑地问道:“吴侯为何叹气?莫非有什么顾虑?”
鲁肃赶忙为刘备解释道:“皇叔有所不知,日前曹营发来多封劝降书信。如今我江东群臣之中,心动之人不在少数啊!”
这句话半真半假。
说它真,是因为江东确实有不少人动了投降的心思,其中以“带投大哥”张昭最为出名。~秒~彰¨踕,暁`税,枉+ +更,薪?嶵!全?
然而,江东的主要军权以及其他关键权力都掌握在孙权、鲁肃、周瑜手中,而这三人皆是坚定的主战派。
先看孙权,他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投降的。
其一,若他不投降,便是一方之主,虽无皇帝之名,却有土皇帝之实,手握生杀大权。
其二,江东基业是他从父兄手中接过的,倘若投降,日后如何面对天下人的评价?
再看鲁肃。
曹操虽许以高 官厚禄招降,但以鲁肃的道德操守,他干不出卖主求荣的事。
只要孙权和周瑜不投降,鲁肃自然也不会投降。
最后看周瑜。
说句难听的,就算孙权投降了,周瑜都不可能投降!
江东可是他连襟孙策打下的基业,怎会眼睁睁看着其落入他人之手?
所以,诸葛亮心里清楚,孙权想要的无非两样东西。
第一是联盟的主导权。
第二是战后利益的优先分配权。
对于第二点,给了也就罢了,毕竟就目前形势来看,这场战争基本没什么额外利益可图,本质上属于领土保卫战,是防御性质的战争,并非进攻作战。
但第一点无论如何都不能答应。
所谓联盟主导权,说白了就是指挥权。
哪怕让刘表担任这个名义上的盟主都没问题,可孙权一个后辈,且只是个杂号将军,竟妄图成为两位汉室宗亲的领导,这想法未免太不切实际了。
而且这个名义背后代表着诸多利益,绝非简单的领导权那么单纯。
就在刘备有些不知所措之时,回头看到诸葛亮嘴角挂着一抹笑意,原本悬着的心瞬间就放下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