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看书

繁体版 简体版
6看书 > 大明重启:年方三岁,登基称帝 > 第64章 大朝会(3)

第64章 大朝会(3)

朱慈炅神情冷漠的看了跌坐一团的文震孟,伸手让方正化牵着自己,下了宝座,走下御阶,在众目睽睽中来到黄立极面前,要到他手中官帽。~d.u_o′x^i~a?o?s+h_u`o·.′c^o~m¨

“黄先生矮身。”

黄立极怔怔的看着小皇帝,忍不住老泪纵横,低着头颤抖着跪了下去。

朱慈炅亲手帮他戴好,系好,还系了个蝴蝶结。

殿上群臣都傻了,一时间各种羡慕嫉妒恨啊!

黄立极,他怎么配?

天子降阶啊!

朱慈炅表演完,回到御阶,将朱批后的弹章扔给文震孟。

“请文卿代朕烧给文征明先生。文采很不错,想象力丰富,适合写成市井小说。”

文震孟打开看到小皇帝的字迹,与当初流传出来的在孙承宗书房见过的已经有了明显区别,不歪不斜,很方正了。

见到那不对文的对联,再也忍不住,一口老血喷出,晕了过去。

这情景很像天启帝都到钱龙锡弹劾三大殿的奏折。

方正化上前一步,将文震孟抱起,交给他挥手招来的两个太监,“送太医院。”

黄道周上前的脚步停下,目光转向排在文臣之首的刘一燝和第三位的孙承宗。

刘一燝依然闭目,似乎驱赶太后已经用掉了他全部功力,他此时是个武功尽失毫无还手之力的老头。~x`w′d+s*c-.?c?o¢m*

孙承宗叹息了下,摇摇头。别折腾了,小皇帝还是太子时,套路就很多,路子很野的。

但刘宗周不依,依然站了出来。

“皇上是要堵塞言路?”

朱慈炅笑了,小脸天真而惊讶,“吏部尚书是言官?朕怎么不知道?对了,堵塞言路是什么罪名?是不是要杀头?”

群臣中终于有人笑出声。

孙承宗再也看不下去了,他站了出来,“监察御史何在?再有人扰乱朝会,叉出去。曹孕一,管好你的人。”

曹思诚上前一把扯着刘宗周,将他拉回队列。

一时四下皆静,只有那本染血的弹章孤零零的留在殿中。

很多人看向小皇帝的目光都变了。皇帝这个性格,要追溯到武宗,皇帝的急智,恐怕要比肩世庙。

可他才三岁啊。该如何应对这位主,他两次朝议就搞掉两位吏部尚书,小皇帝和天官犯冲吧?

王永光还待在诏狱,但文震孟已经社死了。今日之事,一散朝就会传遍大江南北,三岁小皇帝手撕文状元的故事甚至会被青史演绎,文震孟流芳千古了。

朱慈炅压抑的心情得到了释放,可能这就是文震孟打断他思路唯一的正面作用。他在方正化的帮助下坐回宝座,以手托腮,小脸上没有怼翻尚书的得意,反而是更多的迷茫。}<如:文t!3网*? ?更}?新|最?快,

“刘先生,朝议不决,朕意是再下到督抚,尤其是南方各省督抚。让他们结合本地情况提出施行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具体解决方案。不要搞一策通用,要因地制宜,允许地方有灵活手段。”

朱慈炅稍顿了下,又扫视群臣,继续道:

“当然,谁要是只会空谈这个该斩那个该杀的,朕觉得他就该杀。国事艰难,朕希望诸卿精诚团结,莫要空谈误国。”

刘一燝睁眼出列,拱手,“陛下圣明。臣意是督察院也派员下到地方,不能是他们说怎么办就怎么办。北粮紧缺是事实,南税改本色也是良策,但必须严防良策变成害民之策。”

朱慈炅点点头,又看向情绪半天没调整好的黄立极,“黄先生以为呢?”

黄立极赶紧出列,几乎自己绊了一跤。稳住身体,拱手道:“陛下的旨意和刘阁老的补充,臣均无异议。臣提议,应该允许官仓平价易粮,非种粮户可以直接在官仓易粮纳税。”

来宗道出列了,反问道:“如此,改制意义何在?恐怕所有人都会到官仓易粮?”

黄立极分辨,“老夫不是说了吗?限定为非种粮户。”

户部尚书郭允厚也出列了,“那就必须要按陛下因地制宜的旨意,给各府县定下严格的目标。”

新任工部侍郎李之藻也出列:“皇上,诸位大人,尚需留心槽运。臣意,皇上能否同意租用吉庆的天启车船,以作补充。”

朱慈炅脸上终于有了笑意,他喵的这才是朝议的样子。但吉庆已经不在他掌握了,他想了想,看向勋贵阵列。

“定西侯,吉庆现在似乎是你的人在负责?他们有多少车船?”

定西侯蒋秉忠整个人都傻了。他只知道吉庆运输很赚钱,随便扣点漏点就不少,哪里知道具体经营。更让他想不到的是,他的人前天才接手的,今天小皇帝就知道了,还当众问出来了。

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,身为武勋的他竟然怕了,他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