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皇上这是什么茶,臣还真没见过,这茶色不行,太黑。*5*k?a_n+s¨h¢u~.^c?o^m~臣江西的庐山云雾宫中应该有贡品吧?那才是好茶。不过,皇上啊,你听臣的。你年纪太小,臣觉得不宜喝茶。”
熊明遇眼睛盯着田维章沏茶,嘴上随口就来。惹得阎鸣泰和魏云中齐齐侧目,老弟,不,老哥,你是真猛啊。熊明遇才四十八岁,属于大明中坚,是朱慈炅极喜欢的类型。二十一岁中进士,当过知县,也在中央部门干过,福建,宁夏,南直,南北都干过,这种履历才叫履历。不过,熊明遇的历史名气不大,政治成就也不高,朱慈炅对他的了解完全基于东厂的小册子。他不知道熊明遇是个足以媲美甚至超越徐光启的学术型人物。可惜熊明遇也有中国士大夫的通病,喜欢高高在上的指点别人,各种炫耀,完全没有保密意识,甚至觉得自己的研究成果有点不务正业。然后自己的成就随着时间的推移变成了西方的东西,而他留下的书籍就变成了抄袭西方,甚至为自家后辈中的无知小儿所不耻。而他觉得的不务正业断了传承,后人还需要从别人那里重新学习。我泱泱大明名声还不差的堂堂大司马,居然成了抄袭怪,如果熊明遇知道后世某些人对他的评价,不知道会不会在下葬的时候少盖一层棺材板。^7^6′k·a.n·s^h_u_.¢c_o?m¢朱慈炅倒不觉得熊明遇冒犯,他第一印象这位胡子不太整齐的大叔是个耿直波易,他喜欢和这样的人打交道。“熊卿先尝尝再说,这新九真改了配方,据说口感还不错。你放心,朕不喝的。”熊明遇闻言转头,看着皇帝。“九真养生茶?”朱慈炅笑着点头。熊明遇一拍大腿,有点期待的等田维章送过来,他看到阎鸣泰已经一脸享受的表情了。这东西,他就不是茶好吗?就是死贵死贵,江南一般人根本买不到。“兵部对宁远的事怎么看?”等兵部三巨头都品尝过现在有点不好卖的九真养生茶后,朱慈炅自然的进入主题。不自觉中,他总有些前世的习惯,正事之前,先套近乎,吃吃喝喝中,事情解决。朱慈炅的这一做派虽然不为大明主流认可,但对于小皇帝的好感大多都在水准以上,你不惹到小皇帝,他就是礼贤下士的好圣君。阎鸣泰脸色恢复到严肃,“臣觉得辽东将门有责任,各营主将要负责,臣想慢慢撤换部分军官。”孙传庭冷笑一声,在一旁接话,“辽东将门已经成一窝了,大司马想换谁?恐怕一换就全垮了,搞不好整个辽东大兵变。,x.q?i_u\s·h,u¢b_a¨n`g_._c!o~m`”阎鸣泰一愣,有些不习惯孙传庭插话。而孙传庭也是在昭武卫各种讨论中养成的毛病,或者说被皇帝惯的,有话就直说,背后别哔哔。“孙参谋说的也是。”阎鸣泰竟然退缩了,不说话了,意思是听听你孙参谋的高见。话说,这个参谋到底几品?朱慈炅没有注意到,他身边的官员已经开始和传统官员行事方式有些不同了。中书们其实还好,有刘一燝这尊大佛镇压。昭武卫的武进士那才叫狂,敢和阁老顶牛。而孙传庭就被他扔进了昭武卫这口大缸,平时孙传庭主持会议,那些个实领百户的千户官一个个都有想法,搞得昭武卫好像当官的整天都在吵架,但一旦有了共识,执行力就是杠杠的。“换将不现实,但调走客兵应该可行。”孙参谋当然还是有水平的。 阎鸣泰冷笑不语。辽东的确成一窝了,但凭我老阎的面子,换几个将绝对没问题,慢慢搞嘛。你调走客兵,你以为内阁会同意,你本家那个老头还不得疯。年轻人,嫩着呢,不过你丫的到底什么来头?“当然,调兵也要考虑到整个辽东防线的稳定。臣有一计。”孙传庭不知道是不是跟昭武卫那些看戏看多了的莽夫学的,故意停顿片刻。“三部调兵法,先调回山海关,再调回京师,最后回原籍。”阎鸣泰默默点点头,能实操,还不错。可你这计一出口,明天辽东兵头们就知道了,还让你三步,一步都动不了。有些想法不能宣之于口的,年轻人。孙传庭说完见兵部三巨头都不说话,微微一愣才反应过来,这不是昭武卫开会,皇上在问兵部处理意见。脸色微红,默默低头,数数袖口经线多少条纬线多少条。朱慈炅瞟了一眼孙传庭,看向阎鸣泰,神色有些严肃。“兵部意见仅仅只是调离部分军官?”阎鸣泰这才开,“臣还想请皇上赐尚方剑,由锦衣卫护送熊侍郎亲自前往宁远接管防务。”“然后呢?”“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