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看书

繁体版 简体版
6看书 > 大明重启:年方三岁,登基称帝 > 第159章 策勋十二转,可汗大点兵(四)

第159章 策勋十二转,可汗大点兵(四)

身为四朝重臣的袁可立,一样拿朱慈炅没办法,只能默不作声的跟着。·9¢5~k¢a\n′s^h-u^.\c!o`m′真遇到事,他也能处理,避免皇帝直接出手,大开杀戒不是。

整个外朝,能劝动朱慈炅的人就不多,黄立极和刘一燝都只能算半个,张介宾或许成功几率都要比他俩高。

倒是来宗道其实在朱慈炅心里的地位相当高,他不敢跟他顶牛的,有点回避这老头的意思。

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当然是天启的托孤,来阁老也的确不负天启所托。

在天启生病后,曾经为朱慈炅指定了两个人,但天启刚刚驾崩,另一个就露出獠牙,朱慈炅在朝中可以依赖的老臣就只剩一个了。

就是这来宗道吧,其实一直只是个词臣,实务能力实在是有限,入阁时间也并不长,智商虽然在线,但迂腐也有得一说。

当然朱慈炅就从没有想过要完美无缺的臣子,如果真出现这样的人,朱慈炅的第一想法绝对是要先砍了他。

朱慈炅一路前行,随意调转方向,没有人知道目的地,但朱慈炅越是前进越是暴怒,脸色越来越阴沉。

他一路经过了七个村寨,七个村庄都被摧毁了,倒不是完全没有人,少数几个活人也都被朱慈炅的近卫骑兵吓跑了。

他每次站在废墟前,就总是忍不住拔剑,他手里不算苏布地还有差不多一万俘虏呢,朱慈炅想把他们全坑了。·s·a_n,y?e?w~u/.+n¨e~t′

“皇上,那几个泥腿子就躲在这林中,末将这就去把他们抓出来。”孙应元一直没有遇到人,也有些愤怒了。

朱慈炅扬起手中短剑就敲在他甲上,“你敢!试试看朕会不会先砍了你。”

朱慈炅让谭进抱自己下马,开口问左右,“谁身上有银子?”

这却让身边的贵人们为难了,还是孙应元站出来,那夜他在战场上摸了好几个蒙古头人,新六卫的缴获归公在皇骁卫,尤其是夜不收中并没有严格执行。

朱慈炅看着孙应元递过来五个荷包,里面竟然有支金钗,一脸深意的看了又看他,把孙应元吓得半死。

“林中有几个人?”

“四男三女,好像还有两个小孩。”孙应元赶紧开口回答,皇上不说话太吓人了。

朱慈炅让孙千户估算了十一两碎银,提着荷包就走到了林边。

“眼前这个小孩是你们的大明皇帝,不用怕。鞑子已经被我打跑了,你们出来好好生活吧。相逢就是缘分,这里有十一两银子,朕送你们重建家园的,孩子多给了一两。你们一会出来分了吧,不许抢哦。”

朱慈炅高声向林中喊话,将荷包放在脚下,转身上马,挥手离开,继续去找下一个村庄。^s^a?n?g_b/o\o+k!.`c?o·m?

身后一边静默,马蹄声走远,林中很久才有一个身影来到小皇帝刚刚站立的地方,捡起荷包,掏出银子用牙使劲咬了咬。“是真的。”

几个男女这才抱着小孩跑出来,失声痛哭,向着朱慈炅离开的方向跪倒。

“皇上万岁。”

山风裹着哭腔在树林里打转,那声“万岁”撞碎在断墙上,激起一片鸦鸣。

鞑子和建奴的祸害非常之大,朱慈炅大半天都没有找到一个正常的村庄,其实主要也是朱慈炅一直在官道附近打转,可是官道十里无完璧。

直道傍晚时分,哨兵突然发现远处山沟里的炊烟。

炊烟处的山路非常难走,骑兵全部只能步行,翁鸿业这个时候福至心灵,向朱慈炅道:“皇上,要不让下官先去探路,锦衣卫过去,人又吓跑完了。”

朱慈炅从善如流,颔首允准。文官们虽然总不想让他看到真实的情况,但文官不会把人吓跑。

漫山的栗树已经结出了青色的果实,这场景让朱慈炅眼前一亮,赶紧吩咐小去,小心走路,别让马伤到栗树。

村民们已经来到村头,在三个老者的带领下,激动的向朱慈炅跪迎,山呼万岁。

朱慈炅连忙让人扶起,口中只说。“打搅了。”

锦衣卫率先进村布防,骑兵将马安置在一片刚收割的粟田。

老者打开了他们的小祠堂,村人姓窦,居然是窦禹均的后人,就是《三字经》中那个“教五子,名俱扬”的窦燕山。

朱慈炅很客气的给文化名人上了一柱香,把老者们都激动得泪眼迷蒙,语无伦次了。

不亏是“有益方”的窦家,村中竟然大多读过书,见帝有礼。只是他们这一代不是很争气,只有一个秀才功名,在县上做事,已经很多年不回老家了。

但是,有知识的人就是不一样。

此地偏僻,几乎没有人愿意进他们的山沟。自从躲进这里,他们已经传了五代人,在战乱不断的蓟州,他们几乎算是安居乐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