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鸣雷和朱慈炅有过一段时间的接触,朱慈炅对他的印象很好,朱慈炅在曹鸣雷身上甚至看到了一些另一个时空的自己的影子。′x-i\n_t/i·a!n~x`i?x_s-..c_o!m?
短暂的相处时间,曹鸣雷和朱慈炅身边的将领关系都处得很好,每个人都收到了他带的礼物——大红枣。这厮打仗呢,拉了一大车红枣,说是补气血的,结果全是拿来送礼。后期加入御营的总兵一共有两人,曹鸣雷和刘国柱。刘国柱泯然于众多中级将领中,也没有啥特别战功。曹鸣雷却反成中军常客,混得风生水起,熊明遇有事都能想起他。曹鸣雷打仗水平怎么样不知道,但为人却很受好评,战后论功,诸总兵主动提出他迫降万军的功劳,人家都不嫉妒他。不得不说,曹鸣雷从延绥镇一个小小把总混到大明总兵一级大将,自有他的成功之道。或许有人会不屑于曹鸣雷这样的总兵,但朱慈炅非常喜欢曹鸣雷这样的总兵。若是大明朝堂里少些天老大己老二的人,大明也不至于内斗不断,但显然不可能,能走上朝堂的人哪个不是这个时代的精英,漫长的科举固然有些运气,但很少有傻子。即便是文震孟那样的政治白痴,其文艺水准也是全国顶尖的,甚至也不能说人家真白痴,只不过误判了小皇帝的权柄,大肆起复东林也是他的政治正确。曹鸣雷在朱慈炅面前恭谨下跪,一丝不苟的行礼。谁拿皇帝当正常小孩谁白痴,能打大胜仗的皇帝哪个将军不喜欢,反正曹鸣雷对小皇帝五体投地。那个战机,便是身为宿将的他也把握不住,正常人都觉得应该收兵休息,来日再战了,只有顶尖的统帅能看到战机,一举破敌。朱慈炅同样亲切的拍着曹鸣雷肩膀。“转任顺天总兵后,你要理顺京城外围的防御,此次洪酋入关,朕一直非常担心京师。顺天兵多卫所多,统属关系十分复杂,当然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。你到任后要跟阎大司马和成国公多配合协作,如果遇到不能处理的棘手问题,拿着这个玉佩,进宫去找朕母后。当然,如果京师还是现在这样到处是窟窿,朕也会为你是问。”朱慈炅解下腰间玉佩,递到曹鸣雷手心。曹鸣雷握着玉佩,有些冰凉,但龙纹竟然可以自掌心感受出来,他眼睛肉眼可见的泛红。“末将谨遵陛下旨意,肝脑涂地,必不辱使命。”朱慈炅露出微笑。“朕相信曹卿有这个能力,咱们君臣间不用拘谨。来,戴上,上台去受贺。”曹鸣雷感觉脚下千钧,脖子上的金牌勋章都轻飘飘的了,掌心的那枚小小龙纹玉佩才是重逾千钧的珍宝。看到走过来的少年吴三桂,朱慈炅目光中的笑意稍稍收敛,心情十分复杂。朱慈炅早就见过他了,而且他升官后还不止一次,每次都要压制心中莫名的杀意,让他十分不舒服。朱慈炅想起了一个很久远的论坛议题。帖主问,若你回到明末,支持吴三桂还是支持康熙。大多数人的选择都是吴三桂,但他记得有一个激进的回复,宁降鞑虏不归叛逆。吴三桂的军事实力,是大明砸锅卖铁,倾尽全力打造出来,但他最后叛国了。他的叛逆毁灭了大明最后的希望,其罪甚至远超洪承畴,崇祯上吊前心心念念的都是他。那种情况下他投降李自成不会有人怪他,但开关对于华夏文明却是永远洗不掉的罪孽和伤害。朱慈炅第一次见过吴三桂后就一直在想一个问题,吴三桂和后来那个姓汪的家伙好像啊。借虏平寇和投日共荣俱是千古笑谈。历史大势中的抉择,从来只有真英雄,自命不凡的伪人杰,私心终会压倒气节。不过,朱慈炅活着,历史已经大变。吴三桂没有机会再站在那个关键节点上,朱慈炅需要担心的是,朱可贞有没有可能成为“吴三桂”。此时的吴三桂,至孝至勇,父亲被贬后甘愿相伴受苦,战场上更是匹马擒敌酋。 朱慈炅没有任何理由处理这个“不负少年头”的辅兵传奇。风度翩翩的吴三桂帅得让皇帝都嫉妒,为什么你会这么帅?“末将叩见陛下,万岁万岁万万岁。”朱慈炅收回神思,露出微笑。“令尊伤势如何了?”“回陛下,可能再也站不起来,无法为陛下效力了。”吴三桂眼圈发红,暗暗后悔当时怎么就没有请战,跟着父亲身边。“唉。”朱慈炅叹了口气,“此战朕折了好多勇士猛将,朕不会忘记他们的。令尊生命无碍吧?”“谢陛下过问,侥天之幸,景岳先生看过,说是能保住命。”朱慈炅点点头,“那你们兄弟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