胜,节乐,家圆。朕亦祝皇明天下喜乐安康,同享胜悦。请诸君举杯,与朕共饮。”
并未撤离的锦衣卫人肉喇叭,犹豫了下,依然将朱慈炅的祝酒词传遍长城内外。城楼里的大明文武,再次有了别样感受。将军们精神振奋,突然觉得自己的奋战和功绩有了种别样崇高的内涵,忍不住高呼。“炎黄血脉不绝,华夏长城永筑。”声浪从城楼开始外延,士兵们也纷纷举杯应和。没有参加宴会,找了个地方奋笔疾书的袁可立抬起头,目光中闪过一丝茫然。小皇帝重武轻文的倾向竟然有着崇高精神内核指引,天下兴亡系于一人的恐惧稍稍退却,圣明君主的理想与社稷安危的现实天人交战,笔下的墨汁晕开,像极了一只迷途的孤雁。朱慈炅饮下的依然是苦瓜汁,胜利掩盖了许多事,但也暴露了许多事,他始终牢记大明皇帝先苦的祖训。情绪有些低落的朱慈炅依然照顾了代人送他礼物的李时胜,夹起一块已经分成很多瓣的火工制作的月饼,送入嘴中。“很香,但太甜了。李时胜,你要转达朕的谢意,让他们也要提高下手艺。诸卿,也尝尝军中厨艺。”待气氛缓和,朱慈炅又笑道。“朕在这里,连自称很能吃的洪卿都拘谨了。你们放开吃喝,不必顾忌,朕也要到朱慈炅找到的第一个其他功臣就是熊明遇。“此战大胜,熊卿运筹帷幄,统领全军,实在是功不可没。虽然没有勋章,但朕也要敬你一杯酒。”熊明遇举着酒爵,躬着身子。“臣汗颜。此战指挥全军之功,实在不是臣的功劳,大军行止布置战略,大部分其实都是袁礼卿袁抚台的功劳。袁大人不愿居功,他说他老了,愿意将毕生所学传于臣和孙白谷,大明未来统军还是要依靠我们。臣的指挥实在有太多错误,亦多赖袁大人挽救。臣此战后正想回忆总结袁大人统兵方略,以便传于后人,启发英才。”朱慈炅耐心听完,目光凝固,久久不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