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位世子三叩后膝行半步,对朱慈炅恭敬施礼,朱慈炅抬手赐座。+l!u′o·q!i-u/y!d!.*c^o+m+
朱由崧有南监国的身份,但朱慈炅还是第一眼就分辨出了此次觐见是以朱恭枵为主。这位做了近三十年世子的周藩继承人还有得等,周王朱肃溱年纪才六十多岁,比朝中很多大臣还年轻,看上去也是精神矍铄,头脑清晰。朱恭枵已经快五十了,身形健硕,高大威武,颇有一股英华之气,这在皇族弟子中相当罕见。朱慈炅第一次见他,倒是颇有好感,他这个年纪的亲王郡王,哪一个不是肥头大耳,大腹便便?周藩也不愧是大明第一藩,光朱恭枵一人就已经有十子三孙了,这个该怎么养?朱慈炅的九真养生茶还没有补给,房袖给两位世子上的是“六安瓜片”。“父王和福王世叔将陛下的意思带给了诸王,诸王商议了一些意见。因为陛下忙碌,大家担心打搅抗疫大事,所以委南监国和臣将意见带给陛下。”朱慈炅知道柔仪殿右殿除了潞王,亲王世子几乎都在,肯定会商议的,本来以为意见分歧会很大,实在没有想到这么快出结果。诸王也急着削藩?哦,对,削的是将军中尉,这帮人也依附他们,也是他们的大麻烦,削了大家都清净。意识到这点,朱慈炅反而不急了。′5-4¨k`a_n^s\h,u,.\c¨o/m·慢悠悠的拿出笔记本,又叫房袖帮他削炭笔,又在翻看邱致中送来的样报。这个《南直疫情通报》虽然内容都是朱慈炅亲自批准的,但样式很不满,一份足足九张纸,而且用纸很厚,价钱肯定也不菲。朱慈炅已经将邱致中打发走了,要求合在一张最多两张纸上,用纸尽量便宜,能看清字迹就行,不需要长期保存。朱慈炅这副模样反而让朱恭枵有点不知所措,看了又看朱由崧,你说话啊。朱由崧似乎对六安瓜片特别感兴趣,低头研究茶汤。说什么说,他们的那些条件会不会得罪我大侄子我还没搞清楚,本世子绝对不赞成也绝对不反对。朱慈炅似乎对通报宣传还算满意,安静了好久才开口。“周世叔,你说啊,朕听着。”朱恭枵虽然被周王教训过,但多少还是有点抗拒。他觉得皇帝就是个娃娃,他的内阁又不在,能决定什么事。仅仅短暂的沉默,朱恭枵就已经明白了啥叫天命之子,决定诸藩的不是内阁,而真的是皇帝。他的态度越发恭敬。“诸王都做过陛下大树挂绸的算学题了,大家都同意削除将军中尉爵位,同意宗亲自食其力。对于督政院,诸王也愿意为国效力。对于皇家公司,诸王都同意加入。@\¤看#-/书;?君[? £>无??错:?内-?容£”朱慈炅笑脸灿烂,轻拍小手。“很好,诸藩果然是我大明栋梁,都知道为国分忧。朕大祭时禀报太祖,就此施行。”朱恭枵脸色一顿,十分尴尬,低头呢喃。“陛下,陛下,诸藩还有些具体的意见。”朱慈炅笑容收敛,目光转冷,变脸速度飞快。“说。”“诸藩希望能保留部分辅国将军。”“不准!全削。”朱恭枵头皮一紧,“诸藩认为陛下既然要削藩为何又要恢复国初诸藩,陛下亲藩尤其反对,如果反贼都能复国,岂不是鼓励诸国谋反。诸王皆不解陛下此策何意,认为陛下为群臣所误。”朱恭枵还是有胆色的,依然能够说出近乎质疑的话。朱慈炅反而沉默了。 何意?亲王越多,你们意见越不统一,自己就要吵翻天,督政院的权力越能为皇帝所用。朱慈炅犹豫的原因是,自己似乎不太需要督政院的权力,自己说一,督政院敢说二吗?自己这一步更多是为继承者准备的,但自己是不是犯了太祖爷的毛病,哪有什么万世不易?督政院取代都察院,可不是后世的议会,最多有些形似,其核心是将御史权力收归皇权。所谓亲王,天生就站在皇权一边,绝对不可能成为文官的打手,大明党争也许不会消失,但方式可能要面目全非了。在所有帝王时代的权力架构中,太尉、丞相、御史大夫不论名字怎么变,一直是帝国的三柱。太祖爷牛逼,废除丞相,但内阁随之出炉。后来者没有他牛逼,军权,相权,督察权全部落入文官之手。朱慈炅的顶层设计,就是要夺回皇权。新六卫是他掌军权的开始,他的最终目标是皇帝兼职太尉,他想过勋贵督军,但勋贵太拉垮。亲王督政,是他从文官手中夺取督察权,同时解决藩王问题的一举多用的政策。人数不是主要问题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