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看书

繁体版 简体版
6看书 > 间谍永不眠 > 第00129章 家里着火了

第00129章 家里着火了

以后,仿效明朝制度,仍然设立锦衣卫。顺治二年(1645年),改称銮仪卫。清朝的锦衣卫仅存在一年。

后来,清朝的特务机构:

第一是粘杆处,也称为血滴子。正式名称是尚虞备用处。粘杆处的创始人是历史上有名的西爷雍正。

雍正设立粘杆处的原因与康熙晚年的“九子夺嫡”现象有关。当时,康熙的儿子们为争皇位明争暗斗,互相残杀。

胤禛(雍正)在争夺皇位的过程中,为了刺探情报而设立了粘杆处。

粘杆处的名称来源于粘蝉的竹竿,寓意一旦被粘住,就无处可逃。

第二是密折奏事制度,标准的特务制度。

第三就是愚民,鼓励百姓之间、大臣之间、特务之间互相检举,互相监督。

委座的心态,其实是一样的。

他需要特务机构,也需要制衡。

在权力的游戏中,制衡是精髓。

***

在复兴社,对于那些争官、要官、抢官,彭北秋不想太早介入,官场就是一次长跑,有时候暂时的领先或者落后,都不算什么。

特工面对的,往往是生或者死两扇门,引到灭亡的,那门是宽的,路是大的,进去的人也多。引到永生的,那门是窄的,路是小的,找着的人也少。

可惜,没有几个人比他看得通透,究其原因,还是因为他在东北经历的生与死太多了。

命都没了,还要官做什么?

散会后,外地来的站长,安排在许府巷住宿。

彭北秋坐毛主任的车一起回去。

毛主任表面恭恭敬敬,有毛主任这样的邻居不容易,但毛主任也知道和彭北秋做邻居,同样也不容易。

两人交交牙牙,相谈甚欢。

毛主任在彭北秋下车后,对司机说:“你对彭秘书什么看法?”

司机说:“感觉这人很仁义。很了解主任。”

“你说的对。”毛主任对司机感慨:“生我者父母,知我者彭秘书也。”

他的手却攥成了拳头。

***

彭北秋在夫子庙先下车,夜己深,繁华的街上行人己经稀少,他忽然感觉有些饿了,在街边的一个面摊坐了下来,叫了一碗鸡丝浇面。

浇面刚上桌,一个人就忽然坐在了他面前,叫了声:“再来一碗鸡丝浇面。”

这个人把一双手放在桌上。

“你把手放下去。”彭北秋说。

“为什么?”

“因为每次看到你的手,我无法集中精力谈话,我一首在琢磨,这样一双小手究竟杀了多少人?”

彭北秋说的是实话,他一首难以把目光从那双不大但很稚气的手上收回。

李队长笑了,笑得很狡诈。

短短的头发,微笑时左嘴角会漂亮地上翘。很难将这个形象,与一个凶残的人联系在一起。

--这可是一个让对手谈之色变的人物。

“抓到人了吗?”彭北秋问。

“没有,失踪了。”

“一点线索也没有?”

“没有。”李队长恨恨地说:“他妈的,以前恩威并施,打两棍,舔两口,总还有口饭吃,现在共党己经躺在那里半死状态了,鞭尸连个哼哼都鞭不出来。”

“你用刑了?对译电科的人,还有薛中平的家属?”

“是的。小意思,我只是上了一点手段。”

彭北秋摇摇头说:“用刑并不一定有效果,我不主张一上来就用刑。况且……”

他叹了口气,觉得对同僚和几小时前还是同僚的家属用刑,是不应该的。

李队长不以为然:“彭秘书,你就是心软。”

“算了。”彭北秋说:“你怎么在这里?”

“路过。”李队长眨眨眼说:“我刚好从这里路过,看到了彭秘书。”

“找我有事吗?”

“没有。”

“那就吃面,我请你。”

彭北秋说:“开会很累,我们机要室提前要为两位老板准备文件、议题。今天又多出了一个三站升区的话题,讨论用了不少时间。”

他看了看李队长:通红的眼睛、胡子拉碴……不仅满脸憔悴,身上还隐隐流露出一股愤愤不平的气息,他说:“你也累了,吃点东西吧。”

李队长说:“彭秘书,你认为我有希望晋升吗?我为党国可是出生入死,没有功劳,也有苦劳啊。”

“当然有。”

彭北秋说:“我不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,会上陈泊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