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是很明显,比起这些,她还是更宠爱凤姐儿和娴玉两个孙女。_我?的?书/城¨ ?埂¢歆?最¨全*
是的,比起寻常那些重男轻女到没边儿的老太太们,王家老太太是少有的一视同仁甚至还略微有些偏向孙女们的老太太。
这与娴玉是她亲自教养长大,而凤姐儿言行举止带着明显的王家老太爷的气质有很大关系。
王家老太太跟王家老太爷的感情极好,他的去世,虽然已经不算是太过于英年早逝,但却也并没有到高寿的岁数。
才刚过六十就没了,只剩下她一个老婆子孤零零的一个人在这世上,说不难过是假的。
好在还有亲爱的孙女们陪着她,孙子也争气,儿子也有一个还不错,这样的晚年生活,也不能说是太差。
王家老太太是个豁达的性子,也正是因为此,哪怕这大半辈子过完,生命之中难免还是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,但她也能够身子康健、无病无灾地过了六十大寿。_萝/拉~晓+税′ `冕¨费?阅.黩·
看样子绝对不会比贾家老太太死的更早,那就是说,至少还能再活个二十多年没问题。
至少撑到王尧娶媳妇儿是没啥问题的。
所以,两个儿媳妇都不中用,好像也就不是什么大事儿了。
只要有一个孙子成器,能娶来一个能干的孙子媳妇,那她就可以放心把整个王家交给她了。
儿媳妇们也可以安心当婆婆了嘛,这对大家都好。
王家老太太早就做好了“职业生涯规划”,故此心态也就好的很。
她原本就喜欢两个孙女胜过于其他人,除了凤姐儿和娴玉原本就是很好的姑娘之外,还有把她们俩当成管家主母继承者培养和使用的意思——培养的最好方式,就是实战。
随着凤姐儿在管家上面发挥了越来越多的作用,她的能力也水涨船高,愈发得到了王家老太太的喜欢和重视。*9-5+x\i\a`o,s-h-u\o·.¢c-o\m~于是凤姐儿的实战机会也就越来越多了。
娴玉这边儿又是另外一个赛道。
既然已经有凤姐儿那么一个能干的孙女儿在实战管家了,那娴玉自然就可以不用实战了。
旁观学习也是培养的一种,加上娴玉本来就是她教养长大的,又是最小的一个孙辈,就算稍微娇宠一些,那不也是很正常的嘛。
王家老太太理直气壮地公然偏心,反正全家现在她最大了。而且大孙女凤姐儿对此也没有什么异议,其他人怎么想,她压根儿就不在意。
更不要说,这小孙女儿生了一场大病之后,居然还觉醒了心声外放的神通,不但能够听到很多八卦、吃到很多劲爆的大瓜,还能获得“神启”,甚至可以逆天改命。
你不信?
要不是听到她的“神启”,提前知道贾家不是良配,她的宝贝凤姐儿就要嫁过去受苦了。
迎接这个聪明能干又漂亮活泼的大孙女儿的,将是地狱一般的婚姻生活。
那贾琏虽然是荣国公府的嫡长子,将来是注定要袭爵的。但是听说是个文不成武不就的。
贾元春听说以后会入宫当娘娘,还是个贤德妃——贤妃和德妃倒是都有,贤德妃是个什么位份,这她还真没听说过。
不过总之,应当也是个高位妃嫔了,就不知道,贾家那几位是怎么想的,送十几岁的元春入宫去服侍四十多岁的万岁爷?
行吧,他们开心就好,只是可怜元春了。
那孩子性子虽然和软了些,但是也的确是个好孩子。
她那性子根本就不适合入宫,果然,按照自家娴姐儿的说法,元春封了妃没几年就薨了——唉,就说吧,那宫里头是那么好混的吗?真是分分钟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。
跟着贾家就因为站错了队,惹恼了圣上,被抄家了。
本来以为贾家一直在走下坡路,子弟们都不成器,单靠女人们撑着就很难看了,谁知道,他们憋了半天,拉了个大的,直接就给全家族都整翻车了。
那么大两个国公府,说没就没了。
说起来那里到底也是自己幼时玩耍、生活过的地方,想起来多少也还是有些伤感——祖宗们辛辛苦苦挣下来的家业,就这么毁于一旦了。
可惜啊可惜,倒是没有听说王家那时候如何了。
按照她们家娴姐儿的说法,贾家被抄家的时候,自己那位嫂子贾史氏是已经没了,如果自家这把老骨头还在的话,那岂不就是笑到最后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