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看书

繁体版 简体版
6看书 > 无法拯救的你 > 分卷阅读309

分卷阅读309

以前总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,这一次卓惜忽然有点明确。¨3¢8+k+a·n+s\h·u′.*n!e\t-

她想当一个作家,也许不需要声名大噪,就这样安安静静地输出自己的情感,能够被一部分人所看见所喜欢就很好。

至于新的故事她也想好了,她想写群像,想写那种少年的意气风发,大家一起欢笑一起快乐,基调轻松的小镇文。

卓惜也吧写作当作复健的一部分,她习惯性循规蹈矩按照章程写大纲细纲,很快定了角色完善好,抽空写了三万的正文和大纲一起发给了丛怡。

丛怡也很快给了她回应:【可以啊小惜!我觉得这个故事很不错,开篇人物形象就已经立住了,写的蛮有趣味的。我感觉你的行文风格好像变了好多,现在好些了吗?】

卓惜会心一笑:【我也觉得,这次想试着写一个篇幅长一点的故事,可能在二十万左右吧。而且这次写的时候都感觉没有怎么卡文过,写的很轻松没有压力,我基本已经好全了,计划不超过一个月写完吧】

小葱:【这么迅速吗!不过你也要注意身体啊,也别太累到了。?微?趣!小,说′ ¢已-发!布/最·新`章,节?正好你找我,我本来还想过段时间问问你的情况呢,这段时间好忙都一直没时间跟你聊天。我们之前的一个文摘刊效益不行,撑了几年,前些天开会的时候还是决定把那个项目给停掉了】

她话锋一转:【但是还有一个好消息就是,在你之前给我们投稿的那段时间,我们收到了挺多不错的稿子,后面奇想馆效果还不错,订阅量也跟着起来了。之前我跟总编提过开拓少女刊的事儿,现在终于要落地了!】

之前丛怡就觉得他们出版社的定位面还是太窄了,虽说定位是青少年文刊,但实际上大多集中在儿童刊物上,而他们收到的投稿质量也不太稳定。

奇想馆这个刊算是一个试水,获得的反响很不错。也就给了丛怡信心,大胆地跟主编提了新刊的想法,想把受众面积扩大。_咸^鱼*看¨书_ `最*新.章!节,更_新/快^

而且说实在的,像这类刊物大多受众都是青少年,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们对严肃文学不太感冒,儿童文学又太过幼稚,青春类的就刚刚好符合她们的喜好。

丛怡滔滔不绝:【我之前就有设想过,只是一直都没一个准头,所以就没跟你说过。我觉得你这本很不错,可以先走新刊连载看看效果,如果效果好,后面说不定可以出版成书,到时候我帮你跟社里争取权益!】

卓惜没想到她替她考虑得这么仔细,忍不住弯了弯唇:【好,听你安排,后面挣钱了请你吃饭!】

小葱:【完全没问题.jpg】

两人又就细节聊了很久,包括新刊的价格和模式。

卓惜一直惦记着看病的那些钱,尽管沈光华从来没有说过要她还,但现在的她并不是那个可以坦然花这笔钱的身份,也不希望这份亏欠紧悬在心头。

如果顺利刊登,那她可以趁着这几年的功夫多赚一点钱,未来也给孟沅攒点资本。

- ∞ -

一学期的课程眨眼就过去。

期末周的时候沈光华忽然宣布了个消息,那就是他们决定在临江市区内定居了,把重心也挪到这边。

现在他们三个小孩都在市里读书,偶尔周末回来也很麻烦,还不如就在市内安家。

从去年沈光华就已经开始计划这个事情了,临禾虽说发展也在缓慢进步,但到底是个小县城,也太偏了,眼光还是要长远。

今年过年的时候没在家过年就是为了谈这个项目,那会儿由做房地产认识的朋友帮着牵头抽空来了市里,请了几位大领导吃饭,顺便打听一下市内地皮的情况。

打听了一下还真有几处,有的在中心有的在城郊,大小也各不相同。

之前临源国际那个项目做的很漂亮,也算是给沈光华尝到了甜头,再加上政府扶持,那边慢慢吸引了一些商家入场,已经形成了一片小商圈。

年后她和卓越一块儿参加了地皮拍卖,最后买到了两块,一块是市区内的老城区拆迁重建地皮,虽然小,但建几期楼盘还是没问题的,只是价格是真贵。

另一块城郊地皮就大了,价格对比市区内其实没有便宜多少,不过面积却要大得多。沈光华打算把他们的生产厂搬到市内来,这样也方便外销运输。至于临禾的厂就以开大料为主。

沈光华雷厉风行,卓越一百个支持她的决定,兜兜转转忙活了半年才把一切收拾清楚。

他们在商圈写字楼租了一层作为设计师办公室,又在附近买了两套一百八十度江景大平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