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看书

繁体版 简体版
6看书 > 我组建了最强剑客集团 > 第1100章 青登晋升!左大臣 上总介 大老!【

第1100章 青登晋升!左大臣 上总介 大老!【

示恩宠。

这本就是特事特办,没成想其位格竟还能提升!

“朝臣”乃“八色姓”中的第二等,高于“宿祢”,仅次于“真人”。

“真人”一般不外授,所以“朝臣”就是臣子所能荣获的最高级别的姓。

曾经独领风骚的织田信长、丰臣秀吉、德川家康等豪杰,在自夸自擂的时候,都只敢以“朝臣”来标榜,不敢把“真人”的头衔揽在自己头上。

获授“朝臣”固然可喜,但跟“左大臣”相比,毫无疑问是后者的含金量更高!

青登原有的官职乃从三位左近卫大将,如今直接连升数级、跨了一个大等,擢升为正二位左大臣!

正二位的官职共有两个,一是左大臣,二是右大臣,前者的级别在后者之上。

除非是丰臣秀吉那样的特例,否则官位更高的关白(正一位)、太政大臣(正一位、从一位),都只能由血统高贵的五摄家来担任。

【注·五摄家:公家之中最高位的家格。前2大摄家:近卫氏、九条氏。后3大摄家:鹰司氏、二条氏、一条氏】

换言之,“左大臣”已是一介臣子所能获授的最高官位!

至于上总介,它与安艺守一样,属于“地方官”的序列。

各国的最高长官称为“守”,次官称为“介”。

上总介即上总地区的次官。

只不过,上总、常陆、上野三国乃亲王属国,并不在这三国设“守”,所以“介”就是这三国的实际上的最高长官。

在五畿七道六十六国中,上总、常陆、上野是最高级别的大国,其中又以上总最为尊贵。

综上所述,青登新获的这一系列荣誉的含金量,大致如下:

论八色姓,乃最高级别的“朝臣”。

论中央官位,乃最高级别的“左大臣”。~x+i_a.o^s¢h¢u^o/c,m-s?.*n.e¢t′

论地方官位,乃最高级别的“上总介”。

一言以蔽之,和宫基本是把能给的荣誉、能授的官位,统统交予青登!真正意义上的赏无可赏、封无可封!

当青登的这一连串崭新头衔向天下公布后,世人无不感慨其地位之崇高、其身份之尊贵。

纵使早就见惯“仁王”的独步天下,也还是被其显赫成就一次次地打动!

然而,令世人万万没想到的是,“仁王”的晋升并未到此结束!

就在和宫的登基大典与封赏大会圆满结束的短短几天后,幕府的赏赐来了!

重创奇兵队、击溃法奇联军、拯救江户、驱逐“一桥派”、荡平水户、降服奥羽——青登于数月前立下的这一系列战功,以及最近新立的“收复五棱郭”的平叛之功,至今尚未兑现为应有的奖赏。

之所以一直拖着不赏,主要是因为局势不稳,根本腾不出时间和精力。

另一方面的缘故,便是德川家茂重伤昏迷,无人能主持大会——遍观幕府上下,除了德川家茂本人之外,还有谁有资格赏罚青登?

眼下局势虽未安定,但总归是平静了些许。

如今的大津乃江户幕府的“临时首都”,幕府的核心部门全部迁移至此。

若欲举行封赏大会,便应将场所设置在大津附近——青登等人不可能为了办一个会,而千里迢迢地赶回江户。

然而,青登的橘邸终究是太小了,级别不够,而大津城尚未竣工,才刚建好围墙。

因此,在青登的拍板下,最终选择于京都的二条城(将军在京都的行宫)举行幕府方面的论功行赏大会。

在经过简单的探讨后,决定由天璋院来代行将军职责,亲自主持相关典仪。

具体的详细经过,没有赘述的必要,反正也没人关心。

就跟数日前的朝廷封赏一样,世人只关心青登又得到何许赏赐。

跟朝廷相比,幕府没这么多的荣誉头衔——但后者的物质奖励,却是前者远不能及的!

幕府对青登的详细封赏,具体如下:

保留原有的一切官职,兼任“大老”一职!加封35万石封地!

大老即幕府不常设的最高官职,总领国政,一般只设一人。

因为“大老”是在重大危机或政治动荡时临时设立的特别职,所以纵览江户幕府历史,仅有寥寥6人正式担任过大老职位,上一位履行该职的人物,便是不幸遇刺的井伊直弼。

如此,青登便成为江户幕府历史上的第7位大老!

事实上,对青登而言,“大老”一职无非是锦上添花,聊胜于无。

幕府未分裂之前,以一桥庆喜为首的“一桥派”尚可对青登牵制一二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