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46章 既智且勇陈夫子
随着贼人退走,几日后,越来越多的消息传至海陵。·8*1*y.u.e`s+h~u¢.\c?o,m-
首先是倭寇的动向。
这次侵扰南京的倭寇一共只有五六十人,倭首穿红衣戴黄帽,率众攻打南京大安德门,“攻城”两天,期间趁着大河卫、龙虎卫这帮卫所兵轻敌、懈怠,突然杀出,裹挟着仆从,竟然杀伤了两卫近千人。
且自浙江登岸后,横行浙江、南20多个州县,行经千里,无人能阻,杀伤梁军合计四千余人。
最后在南京留守、应天巡抚、操江御史的协调下,才将这伙倭寇逼到苏州府,最后出动几千人才将其剿灭。
倭寇虽然被剿灭,但遗留下来得恶果却让整个大梁难以吞下,首先是各地土寇打着倭寇的旗号,各处骗开城池烧杀抢掠,导致南直、浙江有三个县被抢掠一空,兴化便是其一。
其二,因为地方卫所贪污成风,卫所军官侵夺普通卫所军丁的土地房产,导致士兵军饷短缺、粮食不足;营兵甚至连开拔银都拨付不了,整个江南因为几十个倭寇,上万的卫所军、营兵乱做一团,跟无头苍蝇似的。
朝廷震怒,已经将应天巡抚下诏狱治罪,安池兵备道因为塞贼畏敌,被逮拿进京,朝野震动。$,天>禧-=&小?说#¨/网±′ ?更1e新^最1全)±
其三,江南乃是朝廷赋税重地,经过这么一折腾,很多地方因为备倭而耽误了春耕,明年漕粮必然会出现大问题。
“整个南直、浙江一片糜烂,但咱们海陵在这次乱事中却表现抢眼。”
“首先是保住了去年年底的两淮盐课。陆大人已经上奏为我海陵县请功!”
俞敬抚着胡须,这几天里,他一直都是笑吟吟的,随即他又道:“其次是力保我海陵县不失,也没有款贼,兴化之惨况,兴化籍进士李世全已经率南直隶在京官员上奏,请将淮扬海防道李大绶交由部议,从严论处。这时候,咱们海陵能不款贼,守得百姓安居乐业殊为不易,李道台估计会借那几个标营兵大做文章,以示自己任上并非无功。”
说到这,他笑着对陈凡道:“文瑞,李大绶现在应该很感激那日你去请兵,不然他这次倭乱可以说是毫无建树,必被夺职的,但他派出了标营兵,虽然没甚用处 ,但只要请座师、同年们上奏时说些好话,说不定海防道的位置便保住了。”
陈凡对此并不感兴趣,就南直的官员,关一批,流一批,杀一批才好,几十个真倭,竟然能够搅动东南,真是丢脸丢到了姥姥家了。*三}\叶??屋(? =已ˉˉ÷发{?布e°最|Dt新?o~章·节?
“大人,既然淮州卫泰州千户所已经从南都回转,咱们海陵县白日里可以开城门了,这七八日,百姓们生活殊为不易,再不开城门,恐怕城里要出事了。”陈凡提醒道。
俞敬点了点头:“昨日泰州千户所派了一个试百户,带着百十来卫所军驻扎鲍坝,贼人应该投鼠忌器,不会再来,既然如此,那就通知下去,开城!”
在旁侍立的吏员们听到这个消息顿时激动起来。
自从那晚贼寇烧了阜通门,也就第二天开了城门,其余时间全都四门紧闭。
如今倭乱已熄,土贼也销声匿迹,确实到了开城的时候了,不然城中菜蔬、粮食、柴炭这些生活用品就要出大问题了。
这边县衙吏员去通知开城门,二堂里面徐述却问起了萧安怡等贼寇的消息。
“这几日一直严加拷问,但这伙人嘴很严,只说是大江上跑船的船工。”
沈彪冷笑道:“胡说,船工可不会撒谍探、布内应,骗城门。而且还在几县同时发动,这些匪贼必是老贼,去年泰兴虹桥等地被烧杀抢掠,应该就是这些人干的。”
俞敬点了点头:“本官也是这么想的,不过这件事朝廷已经交由操江御史查办,应该很快就会有消息。”
陈凡心里咯噔一下,他现在既想让朝廷将这些人一锅端了,又怕到时候“三叔”被抓,供出自己一家人来,那岂不是完蛋?
就在他沉思的时候,俞敬突然道:“这次贼后内应很是奇怪,他去王乡官家,这本官大抵能理解,但为何会去文瑞的弘毅塾?”
徐述在一旁道:“弘毅塾虽是社学,无甚钱财,但文瑞在贼寇来时,力排众议,坚决要求守城,估计那萧安怡发现文瑞乃海陵之胆,故而想让同伙抓了文瑞,让我海陵众人丧胆罢了。”
“而且贼人也恨他一招瞒天过海,转移了盐课银,所以才施以报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