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47章 周良弼调离
“老郑,伤口恢复的怎么样了?”陈凡刚刚回到弘毅塾,便看见郑应昌这些天第一次走出了房门,正在院子里活动。·9¢5~k¢a\n′s^h-u^.\c!o`m′
那晚他被贼人射中,好在射中的是肩膀,当晚王大牛他们就去了正德堂,将那位名叫王照的名医请了过来。
当陈凡回去时惊讶地发现,王照这神医真不是吹牛,将郑应昌的伤口处理的很好,甚至还有现代医学中常见的伤口缝合技术。
陈凡一直以为古人根本不会缝合伤口,但跟王照聊完后才知道,人家处理伤口时,用的是黄连、金银花煎汤清洗伤口。
这两样都是可以治疗金创引起的伤口溃烂,也就是抗菌消炎。
不仅如此,王照当日给郑应昌缝合了伤口,缝合伤口的线竟然是桑树枝韧皮,煮沸脱胶后编结而成的细线,那线极细,估计只有0.2MM左右,且经过米醋浸泡,韧性超强。
记得那日王照说:“这桑皮线要取三年生桑树枝韧皮编制,桑皮也可防止伤口溃烂。”
陈凡在听到后,真的感叹这个时代人的智慧,没想到人家早就对伤口抗炎杀菌有了针对性方法。
郑应昌耸了耸受伤的胳膊的那条肩膀笑道:“好多了,这两日也能活动活动。+b¢o+o_k′z¨u¢n¨._c+o?m~对了,听说城门已经开了,贼人那边不用防备了?”
陈凡道:“应是无碍了,自倭寇在苏州被剿灭,各地卫所军、营兵纷纷回到信地,这时候若是出来生事,那就真是千夫所指了。”
“可真别再来了,我一教书匠,这身子骨本就弱,今日来一箭,明日挨一刀如何吃得消,最近……”
说到这,臭脚郑顾影自怜般抚了抚脸颊:“都清瘦了!”
说罢,他张着水汪汪的大眼睛盯着陈凡。
“好好将养!”
“嗯!”
“注意休息!”
“嗯!”
“我去忙别的了!”
“嗯………………?”
……
没过两日,朝廷关于此次倭寇与土寇骚乱东南一事明发旨意。
朕绍膺骏命,丕承洪基,夙夜兢惕,惟以安邦定国为念。近者岛夷跳梁,寇掠南都,烽燧夜举,江左震骇。此皆朕德薄能鲜,致干戈之衅,黎庶罹兵燹之苦,思之恸然,寝食弗宁。
今览兵部奏报,守臣疏于防备,将士怯于锋镝,此非独将佐之过,实乃庙堂筹谋失当。?l^u\o¨l.a\b+o*o+k′.¨c!o^m?特颁明诏,整饬兵备,储养英才,其条例如左:
一、敕令五军都督府会同兵部,简拔智勇将校,汰撤老弱冗兵。各镇总兵官当亲诣营伍,考校骑射火器,月具操演实录驰奏。沿江要津增设水寨,广造福船、蜈蚣船,募习海战壮丁二千人,岁给双饷。
二、南京守备太监张宏忠即日解任就勘,以魏国公徐文爵权领南京中军都督府事。应天府辖境五十里内,着工部尚书董役,增筑敌台三十座,浚深护城河二丈,贮火药百万斤于聚宝山武库。
三、复太祖旧制,命礼部设武学于龙江关,岁取通晓韬略、膂力超群者三百人肄业。三年有成者,授千户实职。
咨尔六部九卿、封疆大吏,当体朕焦劳之意,共抒忠荩。军民人等但能力纾国难,朝廷不吝公侯之赏!
布告天下,咸使闻知。
弘文四年三月二日(钤"广运之宝")
俞敬读完皇帝的旨意,然后看向徐述、陈凡、沈彪等人:“虽然圣上的旨意中将这次南都倭乱之事归结于朝廷,但九卿小朝议事时,却对整个东南地方官员做出了处置。”
“光是南直、浙江、福建三省的知县便被罢斥七人!”说到这,他看向陈凡:“三地还有两名知府被申斥调离,其中就有咱们淮州府的周大人。”
陈凡听到这个消息并不惊讶,倭寇本就挺让朝廷闹心了,这节骨眼上,土寇诈城,且让兴化县被攻破,县令在县衙大堂悬尸自尽,这件事影响太大了,周良弼这个淮州府知府说什么也要背锅的。
“听说是调任贵州遵义,还是知府!”徐述看了看陈凡,低声道。
虽然都是知府,但一个是江左富庶之地,另一个则是在这个时代没有完全开发,满处都是少数民族的荒蛮之地,显而易见,这是被贬嘀了。
陈凡叹了口气,周良弼虽然跟自己的关系还没有薛梦桐亲密,但好歹也点了自己府试案首,且是周炳先他爹,也不知道这次调任贵州,炳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