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看书

繁体版 简体版
6看书 > 科举放牛班,童生夫子教出进士三千 > 第415章 结果都出来了

第415章 结果都出来了

第415章 结果都出来了

陈凡于经义文章上的造诣,罗尚德是亲眼见过的。*k^e/n′y¨u`e*d\u/.′c`o!m?

所以对于陈凡能将一篇四书题作得又快又好,这本就在他意料之中,不然他也不会费这般周折,为朝廷收此遗才。

但谢涛、郑睿、王济这三人,他却是知道的,不错,三人都是南直生员中的年轻俊秀,假以时日,将来或有一番成就。

但就他们目前的水平而言,跟陈凡相比还是差了不少的。

当然,这几人的家事也是罗尚德考虑的范围之内。

谢涛之长兄如今在广西担任知县,虽然听说他跟翰林院经筵官曹某相熟,但在罗尚德眼中,这种关系并不硬扎,是可以舍弃的。

不过谢涛的二兄谢澍听说最近与苏时秀家那个苏得春走得颇近,但关于苏时秀……

罗尚德捏着卷纸的手放下,目光又看向一旁的郑睿。

此生是淮安府盐运副判郑汝静之子,郑汝静是业务型官僚,盐官更是没有他一省提学清贵,他自然也不用刻意顾及……

反倒是……

罗尚德的目光投向不远处的王济,此人的祖父是大哥罗尚礼当年乡试时的座师,若将他黜落,士林名声和大哥那里恐怕不太好交代。

他罗尚德虽然一心想要做个纯臣,但人这一辈子,只要不是避世而居,那就要照顾到方方面面。

想到这,他谓然一叹,重新拿起谢涛和郑睿的卷子看了起来。

刚刚看了谢涛试纸的第一句话,罗尚德的眼睛顿时睁大,射出不可思议的目光。#?咸t|?鱼£看?|书.o%网. }已&*?发?¨布¢a÷最?¨新D/章?节?#

仁者爱众,学以明智;好仁废学,愚蔽生焉。

盖仁为德之基,学乃智之钥;二者相资,斯可免于昏蒙之患。

尝闻圣人之训曰:“好仁不好学,其蔽也愚。”夫仁者,恻隐之心也,发于天性;学者,格物之功也,成于人力。苟徒慕仁而怠学,则慈爱虽深,识见反昧,譬犹夜行无烛,必堕荆棘。是故蔽愚之害,深可戒焉。

……

看到这,罗尚德心中震惊无比,看走眼了。

谢涛此人,两个兄长一个是进士,一个是南京有名的举人,没想到他的文章竟然也这么……

谢涛的文章好在哪里?

他的这篇文章论证角度很是刁钻、多样。

首先他解释了仁和学的关系,然后列举了历史和经典中的任务,接着论述不学习的弊端,最后提倡道德和知识的结合。

用另一个时空的话来评价,他的这篇文章写得有理有据,且文字精炼、典雅。

其中如“仁而无学,如盲者导途;学而不仁,如巧匠造械”,可以说这种排比描写的十分生动。

“可以说,以文载道,大抵就是这样的文章吧!”罗尚德深深地看了一眼谢涛,然后将他的文章递给身边的幕友。

那幕友从知府任上致仕,以前也是三甲出身,当他拿到文章时一看,也诧异的看向谢涛。

“学而时习,蔽愚自祛;仁学并进,至善可臻。愚蔽既破,光明斯现;仁智交融,大道乃亨。大宗师,此生的文章已登堂入室。”

幕友虽然知道罗尚德心中的谋划,但也知道他的这位东家做事圆润,但为人方正。2?完#本;神&|站?^ a?)追3§?最>|新3&?章#节¨

在处理事情上既坚持原则,又不会头铁,一条路走到黑。

谢涛本就有关系,写得文章又很不错,那……

他看向陈凡,目光中暗暗带了一丝“可惜”。

“大宗师已经帮了他这么多,奈何他时运不济,谁能想到谢涛今日竟然能写出这般文章来,只能……唉,等下一科了。”

罗尚德并没有当众评价谢涛的文章,而是拿起郑睿的文章又读了起来。

“知者探赜,学者固本;好知废学,荡佚生焉。”

……

昔孔子删述六经,韦编三绝,故能“从心所欲不逾矩”;子夏博闻强识,然夫子诫曰“汝为君子儒,无为小人儒”,恐其溺于知而疏于学也。

……

若舍敬笃之学,纵知周万物,亦如沙上筑塔,倾覆瞬息。

……

罗尚德此刻愕然抬头看向谢涛、郑睿二人。

谢涛的文章已经让他很是惊讶了,可这郑睿的文章也是可圈可点。

若是乡试考了这题,这二人的文章可以说都能够榜上有名了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