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看书

繁体版 简体版
6看书 > 皮囊鬼 > 第267章 西北和江南

第267章 西北和江南

有半袋干瘪的红薯。他们拆了百姓的房子当柴火烧,拆了村里唯一完好的一口铁锅烧开水洗刷马匹。

整个周庄顿时响起一片哭喊声。李红章看着几个士兵把老人的寿材也劈了生火,突然觉得胃里一阵翻江倒海。

队伍在这处小村庄勉强休整了两柱香,继续向西进发。等到来到周庄时,士绅们已经跪在路边,这个村庄比事前的大不少,两旁的民众也多一些,献上的东西也体面点——几匹半旧的杭绸,两坛陈年花雕,还有些熏肉和馒头。老佛爷坐在车辇里,拿起一块馒头捏了捏,又嫌弃地扔回托盘:\"就这?连哀家宫里喂猫的点心都不如。,2?0¢2!3!t*x·t,.+c/o?m¢\"

李英立刻心领神会,垂首退至轿帘外,“还有没有好东西,赶快去准备,记住这是你们的福分!”

一些士绅告罪一声,“这就去准备……这就去准备!”急忙赶回家中。

李英眉眼一转,隔着鲛绡软帘压低声音:\"老佛爷,周庄驿站虽然破旧,民众目不识圣驾,但大雪封路,老佛爷又辛苦一晚,奴才斗胆请圣驾暂作休整,待风雪稍缓再启程不迟。\"

轿内传来翡翠叩击檀木扶手的脆响,慈禧太后半阖的凤目陡然睁开:\"休整?你让哀家在这破村子里住,你这身贱骨头能住,哀家可受不了这份罪。\"

李英膝头重重磕在结霜的青砖上:\"老佛爷明鉴!周庄的乡绅们为筹备接驾,已将方圆百里的毛毡棉被尽数搜罗。一定不让老佛爷冻着!”

轿帘忽地被掀开,裹着孔雀金线的貂裘披风扫过李英发顶。慈禧踩着缀满东珠的花盆底鞋落地,望着驿馆外蜿蜒的送粮队伍 —— 衣衫褴褛的百姓们背着装满麸糠的麻袋,在雪地上留下串串血脚印。墙角蜷缩着几个冻僵的身影,怀里还死死抱着尚未送完的木炭。

\"传周庄管事的回话。\" 太后冷笑出声,\"听说你准备了一头山羊来慰劳哀家和诸位大臣!你是不识数吗?\"

周庄的乡绅连滚带爬地扑到阶前,崭新的棉袍上还沾着泥浆:\"老佛爷赎罪!小的罪该万死... 只是这冰天雪地实在...\"

\"实在什么?\" 慈禧突然俯身。

乡绅额头重重磕在青石板上,鲜血混着雪水洇开:\"回... 回老佛爷,羊... 羊都是从旁处借来的,周庄百姓实在拿不出...\" 话音未落,远处传来凄厉哭声 —— 几个妇人正抱着冻毙的孩童往乱葬岗拖,单薄的草席裹不住孩子青紫的小腿。

李英适时递上暖炉,轻声道:\"老佛爷万金之躯,若执意赶路,奴才实在放心不下。不如趁此机会,让前锋营先行探路?\"

“哼!”

管事的士绅之之头被砍下来挂在村头的老歪脖子树上,剩余的士绅把头磕破才换来一声冰冷的‘回去吧!’

传太后懿旨:暂留周庄一个时辰。

消息传开,守在道路两侧的百姓们瘫倒在雪地里,不知是喜是悲。而在最大院落的内,新开辟的厨房中,临时过来充当大厨的秃头胖子和几个帮佣的婆子正低声议论:\"听说太后嫌小米粥不够细腻,非要掺珍珠粉...\" \"嘘!刚才个有个丫鬟多说了句 ' 糙米也能饱腹 ',立刻就没了踪影...\"

风雪呼啸中,周庄士绅们望着库房里见底的存粮,对着京城方向长跪不起。他们终于明白,这场 \"圣驾临幸\",原是比天灾更可怕的人祸。

等銮驾离开镇子十里地,李英悄悄吩咐黑虎旗的骑兵:\"去把周庄给处理了。老佛爷的金尊玉体,岂是他们能看的?听说还有人在背后嚼舌根...\"

骑兵们领命而去,马蹄声消失在风雪中。李红章坐在小汽车里,听着远处隐约传来的惨叫,脸上没有任何表情。他从袖筒里摸出两张密信,一张写给陕甘总督:\"京官西来,需预足钱粮,勿令生变。\" 另一张写给金陵商会的会长:\"洋夷之法,可资借鉴。时机已近,当早作筹谋。\"

夜色渐浓,队伍在一处破庙歇脚。李红章围着篝火,看着跳跃的火苗映红了同僚们疲惫的脸。有人在抱怨路途艰辛,有人在盘算到了陕甘能捞多少好处,没人提起白日里被血洗的两个村庄。

\"中堂,\" 一个年轻的御史凑过来,压低声音问,\"您说... 咱们还能回得去京城吗?\"

李红章望着庙外漆黑的夜空,想起白日里那些抢窝头的孩子,想起老佛爷嫌弃的眼神,缓缓吐出一口烟:\"回不回得去,不重要了。重要的是... 这天下,该变变了。\" 他顿了顿,从怀里掏出一枚怀表,那是当年在江南制造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