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看书

繁体版 简体版
6看书 > 古典白话合集 > 百家公案 第81到90

百家公案 第81到90

每日吃三餐饭,只是睡觉,从不理事,不知是否是他?"王诚于是令召来相见,果然认得正是包文拯。王诚大喜,道:"朝廷欲封足下官职,前往陈州赈济,您可同我入朝。"包拯说:"下官职位卑小,如何去得陈州?"王诚说:"面见朝廷自有高升,只看我幞头动时便谢恩。"包拯应命,当日随王丞相入朝面见仁宗。

,!

朝拜完毕,仁宗说明赈济缘由:"封卿为三道节度使,代朕前往。"包拯见王丞相幞头未动,俯伏殿阶不起。王诚奏道:"文拯职位低微,如何管得了皇亲?乞陛下重封,方能成全此事。?薪^完? ′ ^鰰?栈^ /埂.薪?蕞^全?"天子于是加封包拯为十五府提督,许其自行专断斩罚。仁宗又恐有权势之人不服,另着十位大臣为保官。包拯抬头见王丞相幞头微动,这才叩首谢恩。

出得午门,忽报皇后鸾驾到来,包拯急忙避入官房,问左右是哪位皇后。张龙禀道:"是偏宫张皇后,要往南岳烧香,向正宫曹娘娘借来鸾驾。"包拯道:"偏宫皇后如何敢乘坐正宫鸾驾,国法何在?"当即令手下夺其黄罗销金伞离去。随驾宫娥惊慌失措,纷纷逃入宫中。次日张皇后入朝奏知仁宗,称被包拯无故夺去销金黄罗伞。

仁宗闻奏大怒,宣包拯到金阶问道:"为何轻慢内院后妃,夺其法驾,是何道理?"包拯奏道:"臣罪该万死,敢问张娘娘是哪宫皇后?"仁宗道:"是偏宫妃子。"包拯道:"既是偏宫妃子,如何能用正宫仪仗?"仁宗道:"朕已许正宫借与六般大礼,前往南岳烧香。"包拯说:"陛下,偏宫可借正宫仪礼,那陛下的大位可否借给六大王坐?如今水旱不调,百姓饥馑,正因国法不正所致。臣若不能匡正朝廷,如何去得陈州赈济?依臣之见,张皇后不当僭越,应罚黄金一百两。如此则国法严明,朝廷方可治理。"仁宗闻奏默然。王丞相出班奏道:"包文拯所奏极是,乞陛下准其判罚。"仁宗准奏,下敕罚张、曹二后黄金入库。

包拯谢恩辞别仁宗,次日启程赴陈州赈济,仁宗大悦,御赐酒食送行。且看接下来又有何公案?

第八十四回判赵省沧州之军

断云:

刁恶之徒肆意欺凌孤寡,包公断案拟罪充军。

恢恢天网疏而不漏,赵省怎逃今日刑罚?

话说包公辞别皇帝出朝,清点上任的公差,排好仪仗器具,清晨离开东京前往陈州。出城三十里,有个地方叫万松林,在馆驿中坐下后,叫来随衙的侍从吩咐说:“你们众人先回去,等我到陈州十日后再来跟随。”众人各自领命离去。

包公只带了一名叫唐公的吏胥同行,和他私下商议说:“如今前往陈州,我们装作白衣秀士的模样,不要从馆驿经过,只去茶坊、酒店、寺观这些地方,查访不平之事。”唐公领命,牵着包公所骑的驴子前行。

将近傍晚,来到一处庄园门前,包公道:“不要去人家打扰,就在这车蓬旁边安歇吧。”唐公听从吩咐,解下行李,安排包公歇息了一夜。

清晨,有个管庄的人叫赵省,是个极其刁蛮的家伙,在乡里横行霸道,大家都怕他,人称他的小名叫赵大郎。那天赵省看见车蓬下有人安歇,就大骂不止。唐公回应说:“庄主息怒,我家官人要去东京赴选,到这里天晚了,暂时在贵庄车蓬下借宿一夜就走,还望恕罪。”

赵大郎听罢喝道:“昨夜庄上不见了两只水牛,没处寻找,想来是你们两个偷了,最好把牛还我,就放你们二人走,不然绑起来送官,当作盗贼论处。”唐公说:“我们是过路的人,偷水牛有什么用?”赵大郎怒道:“不打你就不肯认!”随即命令庄客用麻索吊起二人,要送去官府审问。

赵太公得知此事,说:“大郎休要冤枉人,哪有过路秀才偷牛的道理?待我亲自去问个明白。”太公出得院来,看见二人被吊在杨柳树下,抬头一看,早认出是包文拯。太公见状大惊,连忙让人解下麻索,磕头拜道:“老夫的顽劣儿子罪该万死,还望宽恕。”

包公说:“你作为家主,不教诲儿子遵守礼法,大白天诬陷平民为贼,该当何罪?幸好是我来了,如果是客商到此,岂不是要被你儿子陷害?国法难容!”当即写了手本呈给当地县官,拟判赵省到沧州充军,即刻起行。

太公哭道:“顽子得罪大人,责罚是应该的,但可怜老夫只有这一个儿子,乞求宽恕他的罪行。”包公说:“律法是朝廷设立的,我怎敢徇私?”最终还是将赵省发配,毫不宽恕。乡里百姓都为此感到高兴。

第八十五回决秦衙内之斩罪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