。”
第一,选兵需选朴拙耐劳之名,矿工、山民最好;选将多选儒生中有胆气者。
其二,一军中有营、哨、队三等,营官自选哨官,哨官自募士卒。
第三,圣人之学治军,每次要有晨课,教导士卒忠君爱民。分设刀矛火器、阵法、负重行军三块操练,营中每日都需“站墙子”
第四,军纪要严,包括禁止吸食鸦片(违者斩)、私离汛地(杖八十)、造谣惑众(割耳游营)等。推行"连坐法",同伍违纪全队受罚。
创设【粮台】,统一发放饷银,士卒月饷4两白银,这银钱是绿营3倍。严惩克扣军饷行为,发现军官贪墨者,立即处死。
第五:未战而先虑败,结硬寨,打呆仗,行军半日即修筑壕墙。谍报细作的事情也要专人去做。
说到这,他意味深长道:“最后,多用火器。”
陈凡听得很认真,因为他知道,这些都是这位多年带兵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。
等曾国藩讲完,陈凡问道:“老先生,什么叫站墙子?您当年具体是怎么操练士卒的呢?”
曾国藩笑道:“所谓【站墙子】,其实就是挖壕沟,深一丈二尺,底宽八尺,取土筑墙;墙高九尺设射击垛口,墙后五步挖「地堡」藏兵。壕底插竹签、墙外铺「铁蒺藜」、每隔三十丈设地雷巢。”
每日申时(15-17点)必须完成「两时辰工程」,雨雪无阻。
验收需以「三箭法」——距墙百步射火箭,墙不塌、火不燃、尘不扬方为合格。
说到这,曾国藩笑道:“吾每至驻地,必先策马绕营三周,见壕浅墙薄者,立斩营官,故我湘军营垒号称『铁寨』。”
陈凡闻言,心中暗暗腹诽,人家都说这位是结硬寨,打呆仗,现在看来果然不假。
平日里士兵训练都是挖壕垒墙,打起仗来,行军半日,不管遇不遇敌,先按这标准扎营下寨,这岂止是铁寨,这时铁乌龟啊。
不过转念一想,曾国藩这办法似乎还真挺有操作性,没有那么多花里胡哨,不搞什么声东击西,围三缺一,我就土丨工作业,你打我,我缩在寨子里。我打你,我把你围在寨子里。
打仗,不确定性太多,那我控制风险,将溃败的可能性降至最低。
果如这位老先生给胡林翼的信中所言:“用兵之道,扎营如铸铁,行军如流水,二者缺一不可。”